,竹笋破土而出,直指云天,所谓“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对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的写照。当春风拂去层层笋衣,她便像个活泼的小姑娘,婷婷玉立在明丽的春光里。到了盛夏,她舒展长臂,抖起一片浓郁的轻纱,临风起舞,婀娜多姿。暑尽寒来,她仍绿荫葱葱,笑迎风霜雪雨。难怪白居易在《题窗竹》中留下这样的佳句:“千花百草凋谢尽,留向纷纷雪里看。”竹,拥有永不消逝的春天。虽然已经入秋,但竹子的明媚丝毫不减绚烂。
三个少年骑上马,手拿一把弓。
“刚才看过了,竹林里有些地段的路还算空旷!咱们不能挤小路,下马摔去了那就自动淘汰了。”萧子恒捋了捋碎发淡定的说道。
“尽量不要跑太远就行。”萧仪也说道。
怎么感觉他们说的话都在跟自己讲一样?萧易真无奈的点了点头,他早知道下一步要发生什么,还愁抓不到猎物?
过了很久,萧易真才开口:“去东边,别去西边。”
因为在那个时候,萧仪和萧子恒在东边捕猎,不知是哪家子弟犯规没被抓住,颇有心机的朝两人的马下射了一箭,马惊起,两人便就淘汰了。
最后自己一人也没有撑到最后一关。
他说:“一定要当心,说不准有人会犯规。”
“哎呀,这么严的赛场,还会有人犯规?我爱去哪捕就去哪捕,不劳您操心了!”萧仪拉着绳子扭头就要走,却听见萧易真的声音在身后响起:“让你别去西边,你就别去西边,你敢去一个试试?!”
“好了好了,易真,我们听你的,去东边,你打头阵吧。”萧子恒尴尬的说:“反正东边西边都一样,就听易真的吧!”
一个人,一匹马,哒哒的马蹄和无言的叹息划过尖锐的长空。
几个人颇有骑马的经验,穿梭在竹林中。
记得他们的皇叔曾教过他们:“所谓学习骑马的过程,就是一个骑马人从不懂得如何运用自身重心去配合马体重心,到熟知马体重心变化的规律并能够熟练加以配合的过程。学习骑马还包括掌握交流语言,使用辅助等载体将指令资讯传递给马。另一方面,马在感知骑手的身体重心和心理意念变化后,也有可能做出主动配合。一句话,马不是机械,当人马骑乘配合达到一定程度时,就有可能产生互动关系。”
“人马心理合一应当说是骑马的最高境界,即便是一等的高手,恐怕也只能做到在某一时段内,或者某种情况下的与马心理合一,这时的"合一",首先是双方都有共同的心理愿望,然后才是配合。”
于是就放松下来,骑的非常顺手,他持起弓,一下子就射下来了一只貂鼠。
将猎物扔进身后的筐子里,三个人很有默契的开始了。
“大哥,第几个了?”萧子恒擦了擦额间的汗,对着萧仪问道。
萧仪满头大汗,边笑边说:“还好,我这十二个!”
他按着凉安辰告诉的方法双手提起缰绳,双腿夹紧马肚,轻呼一声“驾”,马儿便开始小跑起来。在“得儿得儿”的马蹄声中,他逐渐掌握了驾驭马的要领,心儿开始欢呼起了“驾、驾、驾……”他越骑越快,越骑越感觉得得心应手,让他对“飞奔”一词感受更加深刻。
双手拉弓,瞄准一只貂,发箭又快又准,那貂被一击要害,从树上就要一个跟头掉下来,他眼疾手快就要去接,不料被一个少年给接住。
“还给我。”萧易真看着他。
那人身高近七尺,偏瘦,穿着一袭绣绿纹的紫长袍,外罩一件亮绸面的乳白色对襟袄背子。
下巴微微抬起,轻轻地瞟了一眼他:“这貂在我手上,当然是我的了!”那人冲他挑衅着。
“你讲不讲理?明明是我射下来的!”萧易真气的差点大骂。
一时间,他突然想起来了,这个人,就是当年,朝萧仪马下射箭的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