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程明远传奇> 第十四章 皖西北武装开辟新的天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四章 皖西北武装开辟新的天地(6 / 9)

敏带领全体与会同志在党旗下庄严宣誓:“为了党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于党,忠于革命,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不管在任何情况下不叛党,不出卖同志。”会后,按照特委的决定,刘敏和杨银声去巢县,在中庙小学以教师身份作掩护,坚持斗争。其他同志分散到庐江、无为等地活动。

1936年夏,刘敏的病情加剧,常咯血不止,但为了取得与上级的联系,他抱病与张如屏秘密赶往上海。到上海后,方知上海临时中央局已被敌人破坏,未接上关系;但却获悉,中央红军长征已经胜利到达陕北。喜讯传来,刘敏立即派人前往陕北向党中央汇报请示工作。根据党中央指示,皖西北特委和游击师主要领导成员分批去延安学习,以迎接抗日高潮的到来。

刘敏在赴延安途中,经陕西省三原县云阳镇时,被中央派往河南开封,与朱理治等重建中共河南省委,他任省委委员。后又以河南省委特派员身份,前往徐州开展统战工作。

1937年8 月中旬,刘敏化名余子彬,与徐州党组织负责组织工作的张老中一起,来到了徐州民众教育馆办的农民生活学校,与在徐州坚持党的地下工作的郭影秋取得了联系,并代表组织宣布了中共铜山县工委的负责人名单,郭影秋任工委书记,负责徐州市和铜山县党的工作。9月,发展了10 多名党员。刘敏在郭影秋的住处,亲自给他们上党课。当时他正患三期肺病,每上一次课都要吐血,但仍抱病坚持工作。10 月,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成立,刘敏参加了特委,并在特委成员分散的情况下,主持特委工作。

1937年10 月,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在徐州发布了《约法七章》,其中有打击日寇,铲除汉奸,成立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允许民众有言论、集会、结社、出版自由的条文。刘敏和特委觉得李宗仁的民众总动员委员会(简称动委会),虽然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名称不同,但是,可以参与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经过刘敏和苏鲁豫皖特委的精心安排,郭影秋担任了动委会组织部的总干事,共产党员唐秉光、邹育才、徐致雨分别担任了总干事下面的青年干事和职工干事。以后,总动委会选举12名常委,郭影秋又被选为常委,与国民党第五战区的上层人士接触更为广泛。这样,扩大了党的影响,也推动了抗日统一战线工作。

1938年4 月,刘敏病情加剧,党组织将他送往延安休息治病,但因积劳成疾,久治不愈。1947 年国民党军进攻延安时,他在转移途中,病故于陕西省临县三交镇。(中共肥西县委党史研究室 孟令荣)

中共庐江县委成立及发展

1930年4月29日,中共安庆中心县委在桐城会宫(今属枞阳县)召开桐城、庐江、安庆、潜山、太湖、宿松、望江、贵池等8县联席会议,研究6月武装暴动问题,并对庐江县工作作了指示,要求在最短时间内加紧工作,以便成立县委。为贯彻会宫会议精神,统一庐江县党的领导,1930年7月,由七架桥区委牵头召集全县6个区委党的代表会议,中共桐城县委派员参会。参加会议的各区代表有:七架桥区委郑曰仁、郑中强;罗昌河区委朱益民、许冀松;黄泥河区委王家盈;沙溪区委王永清;城关区委张且力;白石山区委张守仁。会议决定正式成立中共庐江县委,郑中强任书记,张亮侯、马哲聪、陶肇唐、朱益民、王家盈、张且力、王定帮、张守仁、郑曰仁为委员。县委下辖6个区委,45个党支部,党员180余人,县委机关设在黄泥河小学。先后属安庆中心县委、芜湖中心县委、皖北特委、皖西北中心县委领导。

庐江县委建立后,党组织迅速发展,北起三河、巢湖,南到罗昌河、七架桥、店桥一带地区,西起东汤池、柯家坦地区,东到白湖、黄姑、关河地区,都建立党组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