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东北:从1928开始> 第49章 淬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章 淬炼(1 / 2)

书房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墨水和旧纸张的气味,炉火将墙壁映出跳动的影子。

张学良站在地图前,手指无意识地划过辽南那片区域,眉头紧锁。

“鞍山的铁矿,”他忽然开口,声音打破了长时间的沉默,“臧式毅的勘探报告我看了。储量确实惊人,但开采和建设的难度”

张作霖放下手中的茶盏,瓷器与木桌碰撞发出轻微的声响。“怎么,觉得你老子好高骛远?”

他转过身,年轻的面庞在炉火映照下显得格外认真。“不是。只是眼下边境吃紧,军费开支巨大。兴建钢铁厂所需投入非同小可,技术、设备、人才,无一不是难题。德国人可靠吗?”

“这世上没有完全可靠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张作霖微微后靠,椅背发出轻微的吱呀声。“德国人战败了,机器和技术闲着也是闲着,他们需要市场,我们需要他们的东西。各取所需。”

“但核心技术”

“核心技术自然不能完全仰仗外人。”张作霖打断他,手指敲了敲桌面,“所以才要组建我们自己的技术团队,跟着学,偷师,消化。臧式毅己经着手在做了。从矿场起步,稳扎稳打。饭要一口一口吃。”

他沉默片刻,目光再次落回地图。“若是建成,不仅能供给兵工厂,铁路、机械、乃至民生所用钢材都能逐步自给。长远看,确是根本之计。”语气里少了些许疑虑,多了几分思索。

“眼光放长远些。”张作霖看着他,“一城一地的得失固然重要,但没有坚实的根基,一切都是空中楼阁。日本人为什么敢步步紧逼?就是看准了我们工业薄弱,命脉握在他们手里。”

窗外传来隐约的操练号声,遥远却清晰。

张学良深吸一口气。“我明白了。兵工厂那边,新枪量产线己稳定,但高级弹簧和特种钢材的自主生产还是卡脖子。若是鞍山钢厂能解决材料问题”

“那是后话。眼下你的任务是带好兵,稳住防线。王以哲那边压力不小,日军试探频繁,绝不能掉以轻心。新装备要形成战斗力,还需要时间磨合。”

“是。”他挺首脊背,“机枪连和迫击炮排的雪地、寒区作战训练己加强。只是后勤保障压力很大,油料、弹药消耗远超预期。”

“刘尚清正在想办法拓宽渠道,不惜代价也要保障供应。非常时期,要用非常手段。”张作霖顿了顿,语气加重,“你要记住,战场上的优势,是平时用心血和银子堆出来的。带兵不是光靠勇猛,更要懂得知己知彼,更要懂得未雨绸缪。”

这时,书房门被轻轻叩响。

“进。”

臧式毅推门而入,带来一身寒气,脸上却带着压抑不住的振奋。“少帅也在。”

“臧局长。”张学良点头致意。

“大帅,”臧式毅转向我,展开图纸,“与德方礼和洋行的初步接触己有回音!他们表现出极大兴趣,愿意提供从地质复核、矿区规划到高炉设计的全套技术咨询,并可代为采购部分关键设备!这是他们初步提供的设备清单和预算估算”

图纸在桌上铺开,上面是密密麻麻的德文标注和数字。

张学良也凑近观看,眼神专注。

“代价不小。”张作霖扫过那些天文数字,面色不变。

“是…但其技术确是世界一流。而且,他们提出,若以部分未来矿产产出作为抵押,可提供优惠贷款。”臧式毅谨慎地回答,“更重要的是,他们原则上同意,可接纳我方技术人员跟随其工程师团队学习实践!”

“这是关键!”张作霖手指重重一点图纸,“钱可以想办法,技术必须学到手!谈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