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王朝1556> 第183章 惊世之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3章 惊世之文(3 / 4)

那厚厚一摞“罪证”副本,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狠狠剜了杜延霖和陆炳一眼,终是无可奈何地带着番子们悻悻离去。

雪不知何时已悄然停歇,只余下满院狼藉和刺骨的寒意。

陆炳并未立刻离开,他挥手示意锦衣卫们退至院外等候,独自一人留在堂中,与杜延霖相对无言。寂静在两人之间蔓延,唯有残破窗纸被寒风吹动的簌簌声,以及远处传来的更梆声,悠长而寂寥。良久,陆炳缓缓开口,声音低沉:“杜部堂,何至于此?”

他向前踱了两步,靴子踩在碎裂的瓷片上,发出轻微的咯吱声:

“你年少登科,圣眷未衰,前程本是万里鹏程。即便陈据该杀,自有国法天道,何须你行此霹雳手段,自陷绝地?这……值得吗?”

杜延霖抬眼,目光平静如水:

“大都督所指何事?是杜某不该杀陈据,还是不该以这种方式杀陈据?”

他轻轻放下茶杯,杯底与桌面接触发出一声轻响。

“若问该不该杀陈据,目睹豫省惨状,耳闻百姓哀嚎,杜某之心,答案已然分明。若问方式……大都督,您掌锦衣卫,见惯官场沉浮,当知有些时候,循规蹈矩,换来的不过是拖延推诿,甚至是官官相护,最终让罪恶湮没于程序文章之下。陈据背后牵扯多少利益?若走常规程序,可能动得了他分毫?只怕等到三司会审、公文往返完毕,河南百姓的血早已流干!”

陆炳摇了摇头,沉默不语。

杜延霖起身走至窗前,望窗外雪映夜空,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

“大都督问值不值得?杜某想问,若眼见巨蠹啃噬国本、残虐生灵而无人敢挺身而出,这煌煌大明,这士大夫引以为傲的铮铮风骨,又在哪里?杜某读圣贤书,并非只读懂了明哲保身,更读懂了“虽千万人吾往矣’!读懂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或许在您看来,杜某此举过于激烈,不识时务。但总要有一个人,去捅破那层窗户纸,去告诉那些人,民心不可欺,天理不可违!即便代价是粉身碎骨,亦能警醒后人这世上,尚有公道二字!”

杜延霖叹息一声:

“这天下,民生何多艰矣!百姓困于赋役,困于饥寒,困于贪官污吏!朝廷财政窘迫,边饷匮乏,倭患不绝!若只知抱守残缺,固步自封,我大明出路在何方?杜某不才,愿效仿古之贤士,于无路处辟蹊径,哪怕只是萤火之光,也盼能照亮一寸之地!”

陆炳深深地看着他,眼前的年轻人,明明身陷囹圄,生死一线,眼中却依然燃烧着一种近乎理想主义的光芒。

“萤火之光……”陆炳喃喃道,随即叹了口气:“只怕你这萤火,未及照亮前路,便先被狂风骤雨扑灭杜延霖坦然道:

“无非一死。杜某自掷砚之日起,便已想过所有结局。杜某行事,只问本心,只求俯仰无愧于天地,褒贬自有春秋。只是……”

他目光扫过院外漆黑的夜空,声音沉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恳切:

“吾有一言,不知大都督能否代杜某转达天听?”

陆炳凝视着他,片刻后,缓缓颔首。

杜延霖整了整衣裳,朝陆炳微微一揖:

“杜某那些被搜去的书稿,虽粗陋浅薄,却皆是杜某多年心血所凝。《国富》诸篇,析财赋之本,探富民强邦之道,或可解朝廷度支之困;《格物》数卷,究天地之理,求经世致用之学,若能量器制物,或能强军利民。其间所陈漕运、盐政、边饷、农事诸策,虽是一家之言,或有一二可取之处,能纾陛下宵旺之忧。”

杜延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屋顶,望向不可见的远方,声音里带着一种近乎悲悯的苍凉:

“天下苦赋役久矣,百姓疲于输挽,困于征敛;胥吏如虎,层层盘剥!国库空虚,边饷匮乏,倭患未靖,北虏环伺!朝中诸公,或忙于党争,或耽于清谈,或一味搜刮民脂民膏以媚上固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