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王朝1556> 第128章 凡怀珠韫玉者,纵出身寒素,亦得见天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8章 凡怀珠韫玉者,纵出身寒素,亦得见天日!(4 / 5)

场舞弊!然”他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如刀,直刺台下:

“布面试未完!岁试未完!本官言出必行,今日必验完所有生员真伪!本次岁试舞弊一案,自有国法公断,待面试毕,定当严惩!此刻,面试继续!身怀真才者,何须惧之!心存侥幸者,绝无通路!”“提调官!”杜延霖断喝。

“下官在!”提调官慌忙应声。

“将陆承恩文章暂列五等,其人暂押一旁!待面试毕,再行处置!”

“遵命!”

两名衙役立刻上前,粗暴地将瘫软的陆承恩拖到高台角落。

杜延霖不再理会,目光重新投向台下,声音恢复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吏员!继续抽签!面试继续!”

“丁组!第五签………”吏员强自镇定,再次高唱。

广场上,气氛肃杀到了极点。

那些心存侥幸、靠替考或贿赂蒙混过关的生员,此刻面如死灰,双腿发软,仿佛等待审判的囚徒。而朱赓、罗万化等真才实学者,则挺直了脊梁,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当罗万化被点到名字,走上台前时,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坦然地迎向杜延霖。

杜延霖看着他那份被初判为四等的试卷一一那份针砭时弊、饱含血泪的策论,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罗万化,”杜延霖的声音平和了许多:

“你岁试次题策论,痛陈岁试积弊,言“豪强以财帛开路,胥吏以权柄为私器’,字字泣血。本官问你,若你为提学官,欲正本清源,除却“当效古之直臣,持正守节’外,有何具体可行之策,能破此“私’字蔽心之局?可曾思虑周全?”

罗万化精神一振,胸中块垒尽吐,朗声答道:

“回学台!学生以为,破“私’之局,首在“明’与“公’!

其一,当严定考规,岁试命题必如学台今日之举,临场方定,杜绝泄题;阅卷官遴选,当避籍贯,避亲故,并引入邻府或省城名儒交叉复核,以绝人情请托!

其二,广开言路,设“弊情箱’于学宫,许生员匿名举报舞弊情事,查实重赏,诬告反坐!其三,重核学田租赋,公示收支明细,所余银钱,当用于增补寒门廪米,设“勤学奖’,使真才实学者无后顾之忧!

其四,提学官当亲巡州县,微服暗访,不只听学官汇报,更要问学子疾苦,查地方实情!如此,以“明’破其暗,以“公’制其私,虽不能尽绝,亦可大遏其势!”

他声音清朗,条理分明,所提对策虽显稚嫩,却切中要害,充满了实践的可能性和少年人的锐气。杜延霖微微颔首,眼中赞许之色更浓:

“好!见解虽未尽善,然切中时弊,有胆有识!此方为“躬行’之志!提调官,记!罗万化,岁试次题策论,见识卓绝,切中肯繁,升为二等!”

“谢学台!”罗万化激动难抑,含泪长揖。

台下顿时响起一片由衷的掌声和喝彩!

紧接着,朱赓也被点中。

他的文章本就是二等前列,此番更是引经据典,条分缕析,不仅完美阐释首题经义,更对杜延霖所提吏治与民风关联,给出了鞭辟入里的见解,被当场擢为一等。

一个又一个生员被点名上台。

真金不怕火炼。

那些凭真才实学应试的生员,在杜延霖的考校下侃侃而谈,虽偶有紧张,或文章稍差,却思路清晰,见解不凡,纷纷被当场升等或维持优评。

而那些试图蒙混过关者,则在杜延霖犀利的追问下原形毕露,或语无伦次,或漏洞百出,一个个面如死灰地被黜落降等,甚至当场被衙役拖走,等候进一步发落。

广场上的气氛,从最初的惊恐、愤怒,逐渐转变为一种肃穆的震撼和由衷的敬佩。

陆承恩的惨状如同悬顶利剑,让所有心存侥幸者彻底绝望,也让真才实学者看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