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的伤势我已着人调理,不日自愈。林师侄若再有拳经心得,可随时来与我详谈。”
言毕,她拂袖径出。众弟子鱼贯而去,院门重掩,只余铃声幽幽在廊角回荡。
林秋垂手送客,余音犹在耳畔回荡。
幸好,玄音凌等人心思全放在凶獒残血与罗盘指向上,只探寻昨夜妖物气机,并未追索院内药息。若他们再以搜香小术细辨灵草,幽芒玉叶纵有符砂封味,也难保不露一线清凉甘香。
念至此,他更留神回味那一缕琴声。
那净阴古琴的琴声看似温柔,却隐隐携着真悉丝线,如蛛丝般攀探神海。
方才他以【气定神闲】镇守识海,仍感到一丝微刺,足见玄音凌功行不浅。
细细揣度,她的真气凝而不散,外放时粗约如发,却有节有缚、不逾三尺。
这正是《清微内景》第六境“绫息”特有征象:六品气修,能纵气如丝、缚气成绫,攻时化索,守时护林秋目光渐冷。
六品,犹在七品的常惠道之上,却尚未真丹化海。
如能破护身绫气,其身躯仍是凡体。
“她要再步逼,未必不能反敛其命。”
这一念心思在心窝凝成寒线,却被林秋随即深压下去。
他坤了神肩臂,将汗湿外衫换下,拂平衣襟,抱拳向西,转身踏上往护香堂的石板路。
清微观今日较之平日多了几分肃紧。
执役弟子愈显警醒,后山岔口原本只一名巡守,如今已添两人,腰佩雷火符囊,目光不时扫林间。林秋走过时,仍以惯常礼数拱手,辞隐收息,没有人将目光留他过久。
进得护香堂,檀烟淡起,堂内弟子三三两两议论纷纷:
“你听说了吗?旧典药局那口废炉不翼而飞,连石基都被撬走!”
“真假的?那炉都废了十年,谁闲得搬那玩意?”
“听我师尊说,昨夜凶獒闹林,内环惊动,可这边却丢炉子,怕不是同一路人。”
林秋默默行过香台,耳朵却将碎语句句收进心里:清微上下已在追查丹炉,却暂未锁向他,算是好兆头。
才想到此,听见一声轻唤:“林师兄,早膳用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