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畅而缓,神意不再被扰动,心神自然随气息沉入胸腹,再落丹田。
气机不显形,却似幽光在体内潜游。
他没有去强引,只是任它来去如风,自息而息,自静而静。
意识之下,那一缕原本难以捕捉的“气意”终于轻轻落定,在腹间旋转如风起涟漪,不惊不乱,却真切存在。
这一刻,林秋终于触及“观息”真正的门槛,不在于强压心念,而在于识念、纳气、守一。
直到夜色更深,灯火跳动,他才缓缓睁眼,胸中如泉水流淌过的感觉尚未散去。
林秋低头一笑,眼中透出清明之意。
“这书生一职,倒也非只是读文之用。”
他轻轻伸展了一下手臂,体内筋脉未有炽热流转之感,但那一缕缕潜入腹中的暖意,却仍在缓缓沉浮,如清泉不歇。
这不是习武之后那种力气膨胀、气血翻涌的强烈变化,也没有汗出如浆、肌肉充实的沉重快感。
更像是身内某处悄然点亮了一盏灯,微弱,却清晰,让他对身体的掌控与感知,仿佛向内多了一层“看见”的触角。
“这便是……入静引气?”
林秋低声喃喃,缓缓起身,走到屋内桌边,提了壶温水灌了几口,又照着铜镜打量自己几眼。
模样仍是旧时模样,未有变化。
可那眉眼之间,却像是多了几分难以言说的沉稳与收敛。
他忽然想起那些拳脚有成之人,如赵彪、牛胜,一身横肉,人高马大;而此刻的自己,静坐纳气引意,心沉气稳。
“武道锤骨炼肉,道法修身养气,或许是两条路。”
他眼中浮现一抹若有所思。
若说习武者炼的是外在之力、筋骨气血,那他如今所修,便是凝炼内意、神识气机。
两者看似都可强身健体,但根骨、路径、术法皆不相同。
“那我现在……算是修道之人了?”
就在他心念微动之际,职业面板悄然浮现。
【初通内观,气息入体,触及道门根法,是否尝试解锁新职业:道士?】
【解锁条件:入得正门,名登道簿,亲承师授箓令】
林秋扫了一眼,眼神微微一动。
“授箓……”
这个词他虽陌生,却大概明白其意。
真正的“道士”,并非光修得法门便能称之,还需得道门宗派承认、受业授箓、名列宗籍,方为正统之身。
“或许得等入了内门再说。”
他心念一动,见到书生一栏下,【过目不忘】、【气定神闲】的经验栏中,都悄然增长了一点。
吹灭灯火,翻身躺下,静候天明。
第二日寅时,天尚未亮,山风微冷。
林秋早早便出了门,一路穿过雾气未散的回廊,脚步不急不缓,转过松林后,来到清微观后山的马棚前。
这里一向清静,此时更无人影,只有几匹马在棚中打着响鼻,拱着前蹄。
他站在一旁静静等候,不多时,一道清影自山径间现出。
沈如晦一袭素袍,步履从容地走近,眼角微扫,见他果然已在此处等候,眉梢微挑,开口却不是问行程,而是略带几分难以置信地道了一句:
“观息一诀,你已然炼成了?”
林秋略作一揖,语气平静:“昨夜静坐,略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