蹒跚,但脸上气色却分外红润,走起路来挺起了胸脯,自信的笑容又回到了她的脸上。
原先因为葛绣而紧张的情绪也终于纾解掉。
“总归,还是我先来的!”
她出门的时候,心里这样想着。
吃过饭后,安昕乘坐轿舆前往府衙。
从担任伍仁知县以来,享受过了排场、特权以后,安昕现在对于初做官时觉得威风的排场已经不再觉得那么“爽”了。
如今,除非重大事项,不再前呼后拥,鸣锣开道,反而更注重不扰民生。
一路到了府衙。
刚刚在二堂值房坐下,张良就送来了最新一期的邸报。
安昕展开邸报,一口茶,一张报,慢慢看着。
“皖北反贼孙鸿山已在南召授首,北皖反贼集团彻底覆灭。”
安昕从第一版,看到了北皖集团覆灭的消息。
翻到第二面,官员任免指之中,最先之人便是座师夏吉,其凭借此功入阁了,东阁大学士,入阁群辅。如此一来,内阁之中,已有五位阁老,除去徐观湘之外,胡党两员,新党两员,再次进入一个平衡。徐观湘的地位更加凸显,也更加看重景顺帝端水的水平。
“一会儿给座师写封信祝贺一下。”
安昕想着。
再往下看,没有什么新意。
战报军情方面,倒是以夏吉的张网剿匪为例,并再次拿出了安国军在鱼头岛战役的重大胜利,来对比袁慎在宁远城的龟缩行为,消耗了大量饷银、粮食,却不能拿下战果,只缩在宁远城当乌龟。在想着前两天黄维送来的信笺之中,言说燕州又有反贼举兵,且响应者众。
永明、滇南、广南各处土司降而复叛,糜烂一片。
“大燕现在陷入一个“打仗-收税-起义-镇压-打仗’的恶性循环了。”
安昕觉得再这样循环下去,这样的循环会越来越快,最后像是多米诺骨牌一样,如果不从中间刮骨疗毒拿掉其中一环,这个庞大的帝国将会以惊人的速度快速崩塌。
“东北宁远城,虽然不知内情如何,但建虏能这样快接连功课数十城堡,打到山海关下,最后只一座重要军镇宁远城,其兵锋势必如火一般急烈。
袁慎固守宁远城虽然消耗粮草银钱,但终归是中规中矩的打法,如果主动出击,或许宁远城也会丢掉。不过,景顺帝虽然痴迷修道,但对于此战应当也有很深了解,当不会出什么大乱子。”
安昕将手里邸报随手放到了一边,手下包括万泽文、胡常山等人也要传看。
除了邸报以外,新一期还未发行的“东阳半月报”也被张良取来一一经过排版、印刷,以及东阳府的实际情况,周报改为了半月报。
这也足够报社忙活了。
报纸已经发行了三期,反响一期比一期好,销量一期比一期高。
从一开始的二百份,到月中的第三期已经突破到了一千份。
当安昕翻看到六斋先生写的小说时,不禁投入了进去。
虽然六斋先生的小说没那么多脑洞,但对于情节的把握非常精准,经过前三期的铺垫,已经来到了一个爆发点。
安昕觉得,光凭上一期内容所引发读者的巨大期待,这一期应该也能为“东阳半月报”带来一次销量的暴涨。
但具体能涨到多少安昕心里也没数,毕竟这个时代文盲率很高,识字的只是少数派。
东阳府经济发达,除去文人士子的一套经义学习,还有下里巴人的平民对于识字的实用性需求较高,相比别处男性的识字率高出很多,根据府学那边前些年推动“社学”时候统计的一个粗略数据,识字率大约占了东阳府男性人数的三成上下。
第二日。
“东阳报!东阳报!”
报童在晨雾的街上高喊。
而一些书店门口的报纸架上,也已经摆上了最新一期的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