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话说回来,娇丫头这说一不二的性子,倒有一半是他们这些长辈纵容娇惯出来的。
另一边,衙门在经过一天一夜的走访查探后,案子终于有了眉目。
据顾家附近一家酒楼里的伙计反映,在案发的前两日,每日晌午和傍晚时分,都有一伙人来用饭。
与其他食客不同,这几人进出都戴着面巾,出手颇为阔绰,每次都要点四五道荤菜,因此伙计对他们印象极深。
“据目前掌握的线索,涉案歹人共有五名,年纪都在二十到三十岁之间。“捕头指着案卷道,“其中为首的歹人身长八尺有余,体型瘦削,操本地口音,随身带着个褡裢,疑是装着开锁的器具。“
“第二名歹人,就是先前那个'独耳贼',身长约七尺五寸,也是本地口音。“
“第三名歹人身形矮小,不足五尺,带着苏地口音。“
“第四名歹人身长七尺左右,右脸从太阳穴到下颌有一道明显的刀疤。“
“第五名歹人身长亦是七尺,本地口音,生得白净。“
捕头翻着案卷继续道,“据伙计说,此人与其他几人不同,外衫下还穿着一件深灰色的短打。我们查了查,如今城里只有官办的铁匠铺和兵器局的工服是这个颜色。“
正说着,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王捕快大步流星走进来,满脸喜色:“头儿,查到了!这人是铁匠铺的!“
也是天意使然,这两处官办作坊的工匠虽数以千计,但近日无故告假两日以上者,统共不过三人。
头一个是个须发皆白的老匠人,年岁相差甚远;第二个是个即将临盆的妇人,自然也不相干。
最后剩下的,唯有一人!
“此女名唤林珠,其姑母林月茹九年前入顾府续弦,对顾家内宅之事可谓了如指掌。“
“更兼此女平日挥金如土,前些时日还因欠下赌债,被债主追到作坊里讨要。“
作案时机与缘由,林珠皆已具备。如今只待按律缉拿归案便是。
约莫半个时辰后,一众衙役来至林珠居住的巷弄。
正欲登门,忽有眼明手快的差役瞧见——巷口处鬼鬼祟祟张望的,可不正是那脸上带疤的凶徒与缺了只耳朵的贼人?
这哪里是逃犯?分明是送上门的功劳!
真个是“寻时千般难,得处反觉易“。
官差们未等捕头发令,便如饿虎扑食般一拥而上。
那二人还未反应过来,已被狠狠摁在冰冷的青石地上。
“老实点!“衙役怒斥着,镣铐叮当碰撞,三下五除二就将两个贼人捆得动弹不得。
巷子里,家家户户的门窗后都挤满了惊恐的面孔。
见到这阵仗,邻居们连呼吸都屏住了。
“抓的是谁家的人?“
“看方向像是往林家......“
交头接耳之际,突然看见满脸伤痕的林珠被差役拖了出来。
整条巷子瞬间沸腾了,连锅里煮着的饭菜都忘了关火,人们争先恐后地往林家院子挤。
“老天!这丫头犯了什么事?居然戴上了镣铐!“
“该不会是在外面闹出人命了吧?“
“就她那点胆子?“
“看她脸上那些伤——昨天林老太还非说是摔的,骗谁呢!“
正说着,碰见林老太和儿媳妇买菜回来。
见众人围堵,那媳妇还笑吟吟地问:“出什么新鲜事了?“
隔壁大婶急得直跳脚:“你们家珠丫头被官府抓走啦!“
“造孽啊!“林老太一声哀嚎,扔了菜篮子就往街上奔。
那媳妇顿时软倒在地,哭喊着追了上去。
可惜还是晚了一步。
等她们赶到县衙,林珠早已被关进牢房,那沉重的牢门“砰“地关上,将母女俩撕心裂肺的哭嚎无情地挡在了外面。
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