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过后。
文武百官纷纷下朝离开皇宫,含元殿上只剩下姜天骄和刘晏两人。
姜天骄用深邃的目光审视着这位背负着巨大压力的宰相,他御前案桌上堆放着弹劾刘晏的奏章,不由自主叹息道:“士安,真是辛苦你了。”
“陛下真是言重了,推行新政,触动积弊,谤议盈朝,此乃意料中事。微臣问心无愧,于国有利,个人毁誉,不足挂齿。”
刘晏声音平稳听不出任何波澜。
姜天骄一脸正色说道:“朕比任何人都清楚,你要面对的,是几百年盘根错节的积弊。可这新政必须推行到底,没有商量的余地。”
“你是朕选定的掌舵人,朕相信你那经天纬地之才,这满朝文武除了你之外,实在是找不到第二个人能担此重任。”
“你就放心大胆去做,该杀伐决断时,不必畏首畏尾!该霹雳手段时,无需顾虑人言,哪怕天塌下来也有朕给你顶着。”
刘晏撩起袍角跪倒在姜天骄面前,他眼眶竞微微泛红起来,声音带上难以抑制的哽咽:“微臣刘晏……叩谢陛下天恩!陛下以国士待臣,臣必以国士报之。纵前方是刀山火海,万丈深渊,臣亦万死不辞。新政不成,臣无颜立于天地之间!”
姜天骄走上前亲手扶起刘晏,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煽情的话,一切尽在不言中。
从刘晏开始主政以来,他提出理财常以养民为先,主张通过扩大税基增加财政收入,而非加税,从而实现敛不及民而用度足。
刘晏在这种治国理念之下,他相继推行漕运革新、盐政改革、常平法。
漕运革新主要是有三大措施。
其一,从整体上改变经营模式,雇佣专业船工取代劳役,免去各地百姓的漕运徭役,将以往从民间抽丁的模式改为官办,雇佣百姓当差,并提供诱人的薪水,至于费用则是来自盐政改革。
其二,效仿裴耀卿的分段漕运,全程采取分段递运的办法,使得江船不入汴,汴船不入河,以减少沿途滞留,这样就像接力一样各管一段,不但明确责任,还能防止推诿扯皮现象发生。
其三,在江淮地区建立十个造船厂,挑选委任精明能干的官吏负责督造,不发丁男,不增徭役,不加租庸,所用造船人员全部选雇,造船所需费用由朝廷拨付,实行包工包料,船板木料、钉铁、油灰等一切材料自供。
这三大措施大大提升漕运效率,又快又好实现漕运的畅通无阻,使得原本因战乱快要堵塞的通济渠重新焕发生机,同时还带动隋唐大运河沿线的经济发展。
盐政改革主要是要两大措施。
其一,直接把官收官销改为官收商销,规定盐官统一收购盐户所产的盐,然后加价卖给盐商,由他们贩运到各地销售,朝廷只控制统购与批发两个环节来主导盐政。
其二,为防盐商哄抬盐价,朝廷在各地设立常平盐仓,以平盐价,精简大批盐吏,促使盐价下跌,税收激增,这才拥有足够钱财支付漕运费用。
漕运革新和盐政改革仅仅只是刘晏牛刀小试而已,在常平法的问题上他才展现出高超智慧。常平仓是指平抑粮价的粮仓,防止年丰谷贱伤农,以及荒年谷贵伤民。
朝廷在各地方上设置许多常平仓,然后将平柔权力下放到郡县,由郡县官吏来全权负责收购或抛售粮食,以控制当地粮食的价格。
从某种意义上说,常平仓担负着调节粮价的职能,下放到地方上,从而节省由朝廷来统一调度的弊病,这样朝廷也就不用大老远跑到各个地方上去收购或抛售粮食,既节省时间费用,也提高办事效率。虽然常平仓看似既可以实现平汆的各项功能,又完美解决各类问题,但实际操作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新的问题。
由于朝廷把常平仓的主要执行下放郡县,那么常平仓的日常入库、保存、维护、出纳乃至于统筹规划等等细节工作,自然都会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