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第259章 大可汗之尊号(6K大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9章 大可汗之尊号(6K大章)(3 / 5)

兵置于漠南要冲极为认同,他慷慨陈词说道:“漠北苦寒,大军难驻,空耗国力,安北都护府断然难以维持。”

“可要是在单于都护府驻守重兵,屯田戍边,背靠中原,那么便可保证粮秣无忧,又能威慑漠北草原之铁勒诸部,使其不敢滋生叛乱之心。”

萧日越本来是想在漠北草原驻军,可他考虑到这根本不现实,于是接受姜天骄这折中方略,一脸勉为其难说道:“既然如此,安北都护府只需当好大夏朝廷的眼睛和嘴巴,发现铁勒诸部谁不老实,单于都护府的刀子立刻就能递过去,这倒也能够算做以武止戈。”

姜天骄见到阶下文武百官纷纷点头,他刚准备要让中书舍人崔祐甫草拟诏书。

没想到中书令大宏临却是满脸忧虑,他的声音带着深远思虑响起:“陛下之策,刚柔并济,根基深厚,只不过此策尚且缺少制衡。”

“漠北草原的铁勒诸部控弦数十万人,其性桀骜,人心各异,单以安北都护府抚慰联络,加以单于都护府武力威慑,固可使其暂服。”

“只是大草原上铁勒诸部林立,星罗棋布一盘散沙,若无内部分化制衡之力,恐难长久。若其中两三个部落组成部落联盟,借此兼并其他部落,恐会复成薛延陀与回纥之祸,纵有单于都护府的铁拳,亦需劳师远征。”

姜天骄不以为然反问道:“不知大令公可有什么要补充?”

大宏临郑重其事说道:“臣有一补,或可锦上添花。突厥虽亡,但阿史那氏名号犹存。”

“陛下何不择一恭顺有才之子弟,封为可汗,赐以虚名,令其居于水草丰美却非核心之地。”“例如拔悉密首领阿史那罗就是很好人选,此封非授其实权,乃借其虚名也。”

“众所周知,突厥乃是铁勒诸部之百年世仇,突厥王族阿史那氏重新获封可汗,如同在狼群中投入腐肉,铁勒诸部必因旧日血仇与恐惧而相互戒备,首要防范此旧主,必然难以齐心对抗大夏朝廷。”“阿史那罗作为大夏朝廷所册封的可汗,那他自然需要仰仗陛下鼻息,必为我朝在漠北草原最忠顺之鹰犬,助其安北都护府羁縻统治。”

“但凡铁勒诸部中有哪一部坐大,大夏朝廷便可借助阿史那罗之手,号令其他受其旧日压迫部落共击之,以毒攻毒,祸水内引,使其相互消耗,永无合力崛起之机,此为在陛下镇抚锁链之外,再添一道无形之制衡枷锁。”

大宏临此举堪称点睛之笔,他几乎将权谋制衡之术发挥到极致。

因为大宏临好歹也是渤海王子,所以他深知治国在于制衡之术,不是单单依靠武力威慑就能降服漠北草原的铁勒诸部,应该想方设法给各大部落减丁,而这才能从源头上做到防微杜渐。

刘晏毫不犹豫反对道:“陛下,微臣绝不赞同大令公所言。阿史那罗作为突厥王族,终是前朝巨寇遗孽!授其名器,纵为虚衔,亦是养痈遗患,臣恐其借朝廷之威,暗蓄羽翼…”

还没等着刘晏说完。

大宏临立刻插话回答道:“尚书令真是多虑啦,这突厥王族阿史那氏可是铁勒诸部之百年世仇,从西魏时期开始算起至今已有两百余年。”

“阿史那罗仅靠拔悉密一部兵力,他哪里来的力量复国?朝廷赐予虚名,正为驱其为犬,使其吠声指向朝廷欲制之狼,此乃以朽骨为饵,钓群狼之相争,其害远小于任其抱团生乱。”

“铁勒诸部控弦之士数十万人,尚书令不觉得这引弓之民实在太多了吗?一旦发生天灾人祸,有多少人就会产生多少灾民,届时灾民遍地没有足够粮食,纵使再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那也回天无力。”姜天骄觉得大宏临所言极是,果然还是东北人的鬼点子多,总能想到名正言顺的减丁之策。只是姜天骄不想这么轻易册封阿史那罗为可汗,他一脸冠冕堂皇说道:“大令公所言不无道理,然朕君临天下,号令五方之民,铁勒诸部亦是朕的子民,怎可坐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