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裳原本想找星光厂车间主任的,想了想感觉不好,最后填了林在堂。“林总啊。“保安说:“那你打电话让他派人来接。“保安是新来的,并不认识吴裳。
吴裳毫不犹豫打给了林在堂,打第三个林在堂才接。他问吴裳什么事?吴裳说你派人来接我,我有事进园区。
“等几分钟。"林在堂挂断了电话。
这时下起了雨。
吴裳站在保安室的屋檐下等林在堂安排人来接她。园区摆渡车一辆接一辆地走,时间就这样穿梭流逝。二十分钟后,吴裳看到林在堂自己撑着伞从摆渡车上下来。
他走到她面前,递给她另一把伞。
“你车呢?"吴裳问。
“坏了,送去修了。”
吴裳这才发现,林在堂被伞遮住了的额头上缠着纱布。“你怎么了?“吴裳问。
“出了个小车祸。没事,不严重。”
林在堂并不想跟吴裳分享这次车祸,他怕吴裳对此幸灾乐祸。吴裳对他的厌恶,他自己内心十分清楚。他甚至不知她是否厌恶到希望他死的地步。“怎么出的?“吴裳问。
“你不需要用这种方式来打破我们之间的尴尬。“林在堂说:“这样会更尴尬。你直接说你今天来园区干什么?需要我帮你做什么就好。”“我要去吃食堂。你帮我报备。"吴裳说:“特殊时期别人做不到。”林在堂将伞抬高,看了吴裳一眼,接着拿出手机打电话。目前园区除了星光灯饰有自己的食堂外,还有两个园区食堂。这两个园区食堂目前的承包人吴学很熟悉:林在堂的二叔。
“你二叔在吗?"吴裳明知故问,林老二肯定不在的,他不会关心这个小生意,每个月只有收账时候来。吴裳没猜错的话,是林老二出的资质,然后他转包给了别人。以林老二的品性,是绝对不会花时间真的去运营一个食堂的。“你要让临海的人去千溪吃饭?"林在堂问。“我知道瞒不过你。是的。"吴裳答。
雨势大了。
“你要是怕我给你惹麻烦,就…"吴裳说。“惹什么麻烦?"林在堂打断她:“林老二能管住别人去哪吃饭吗?食堂的饭那么难吃,他自己不想办法解决,怪你又开食堂吗?”“你甚至猜到了我要做食堂。"吴裳这时说。她知道林在堂非常聪明。“我不傻。"林在堂看了眼时间,到午饭的点了:“一食堂离园区大门不远,走吧。”
吴裳跟在他身边,撑着他给她带的伞。
园区不像从前那么热闹,到了吃饭的时间,也几乎没人往食堂走。“怎么回事?都不吃饭吗?"吴裳问。
“宁愿自己带饭,也不愿去食堂吃。“林在堂说:“现在园区里的企业取消了伙食补助。”
“为什么?“吴裳下意识问,见林在堂看她,就明白过来。企业要降本增效了。她接着哦了一声。
她知道林在堂的日子也不好过。
大概2015年的时候,星光灯饰在全国增开了400余家实体店。在那一年,这些直营品牌店为星光灯饰带来巨大的品牌影响力,销售额于当年翻倍,创造了一段业内佳话。现在这些店面受到了冲击。这考验着林在堂的现金流,以及他的脱困能力。“我们食堂还是管饭。“林在堂猜到了吴裳的想法,说了这样一句。“你在我面前不必盲目要面子,就算你不说我也知道,你会一直管饭。“吴裳说。
前面有小水坑,林在堂迈过去的时候,下意识拉了吴裳一把,但很快松开了手。
“如果你要开食堂,我给你个建议。“林在堂说:“你可以找园区管委会,跟他们协商在中午时候增开园区到千溪的摆渡车。但前提是你的配套设施得先起来。”
“我刚也有闪念。问题是成本。"吴裳说。“那个廖恩宏不是在千溪吗?"林在堂说:“我听说他住在千溪,也不能总是一毛不拔吧。”
“一毛不拔是什么意思?“吴裳说:“他一直要给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