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唐]太子躺平手册> 英雄迟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英雄迟暮(2 / 5)

出生老病死四个字,他时常生病又时常养病,已是许久许久没有没有再出过长安,出过这座皇宫了。李承乾闻言下意识抬眸,对上的便是李世民那双温和的眼眸。那双眼眸中映着他,可又像是越过他映着天下。李世民还有太多太多的遗憾,只可惜……时光从不会停下脚步等任何一人。李承乾的心心情在这一瞬低落非常,可他却依旧打起精神回答李世民的问题。“大唐这么多年来……变化真的挺大的,尤其是最近几年。”大大大

尤其是最近几年。

长安,午后的朱雀大街上,市集里头有许多家店铺已是用上了新式灶台。这种三年前从南方传来的灶台,省柴火不说,还能同时蒸好几笼饼子。听说那个一直忙着水泥忙着治铁大事的孙文元最近几年的心思都落在这种小老百姓欢喜的物件上了。

寻常百姓的衣食住行,虽然赚得钱不如从前他那些只供有钱人的生意,但这些生意做起来却能带给他从前不多见的发自心底的开心。这次的灶台推广便有孙文元的参与。

而在这之后,孙文元似乎又跟着一批工匠混在一起,商讨着怎么改造火炕的结构,能叫它们在冬日添上炭火柴火后更加保暖。这要是做成了可是个造福北方百姓的好生意。其中工匠领头的是从前在宫中作活在太子殿下跟前得眼的吴工匠。吴工匠早在许多年前就出了宫,在跟着太子殿下的日子里他学到了很多,有些新物件需要计算,需要科学新学上的式子道理。他不懂,太子殿下都会一一讲给他听。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反而有了更多的想法,在出宫后,靠着自己的手艺,不知改进了多少做活的工具,得大家欢喜,很有名望。这回两人联手,想来那新式火炕应是很快便能落实了吧。不过,也不是人人都关心此事的,就好比吃食店隔壁的布店老板。布店的老板赵娘子倚在柜台边,翻看着最新一期的《今日商贾》。这是本地几个大商贾和全大唐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在棉花推广中出了大力的黄娘子,牵头做出的专门面向经商之人的报刊。报刊或是记载些各地情况物价,或是记载些朝廷动向,或是讲一些做生意时的小故事……

刊登的东西都是浅显的,触及不到商户的核心秘方或者法门。但对初入商道的或是无力去打听行业消息的人来说帮助便大了许多。比如赵娘子翻看的最新一期报刊,上面刊载的新式记账法叫她看得津津有味。

“赵娘子你听说了吗?城南又开了家"格物茶馆。”帮忙送布的伙计踏入布店,当即又按耐不住和这个长相漂亮的东家搭话的冲动。

伙计凑过来,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昨儿个有个后生,听说是算出来了新的历法,说是比之往前我们用的历法都要准。”正说着,一队身着短打的学徒匆匆从门外的街道走过。他们腋下夹着写就《格物基础》几个大字的册子,胸前别着“科学院"的标识。

那伙计连连咋舌,也不管赵娘子回没回他的话,自个儿又接着往下说:“科学院啊……

“听说里头的夫子里教得最好的便是长乐公主和李淳风,哦,近来好似还有一个太子殿下时常与其讨论问题的袁天罡。”“若是能得这三位的眼,只怕未来仕途都要轻松许多。”赵娘子也不知是听了还是没听,她的视线从那些学子身上挪开,转而又落到街角的几个孩童身上。

他们蹲在地上,用炭笔照着前些年由长乐公主组织人力编撰的《蒙学算图》里的图例画几何图形,口中念叨的还是李承乾推出的新编《三字经》。此情此景倒是惹得路过的一个老学究连连摇头大声长叹:“成何体统”可是似乎有另外几个听到这话的或是年轻学子或是与他年岁相当但开明不少的老学子出言反驳,很快便把人家给噎得说不出话来。赵娘子瞧了全程,忍不住轻笑。

这么多年下来,新学可是相当受欢迎的。

毕竟新学又不是全盘推翻旧学,新学包罗万象,旧学同样是有自己的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