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英雄迟暮
世间上最温柔的是时间,世间上最可怕也是时间。而时间,它既是快的却也是慢的。
在贞观的最后几年,在李世民生命中的最后几年,李承乾总是觉得时间过得太快。
分明在最开始,李承乾一直认为时间过得太慢太慢。慢到他等不及长大,慢到他时常无力于自己太小做不了太多的事情。可是…
时间却又过得很快,快到在他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给了他成长的机缘,却又残忍地夺走了他回头的机会。
李世民在最后的时间里,像一盏将尽的灯,灯芯蜷曲着,火光越来越暗,却始终不肯熄灭。
就像他这个人一般,骨子里总是执着的。
李承乾站在灯影里,看着他一点一点被时光蚕食,却无能为力。李世民的寝殿总是弥漫着墨的气息。
少时的李世民偏好于武的一道,虽没有荒废文,但总是有个偏爱。而在登基后,他捧着书册的时间便越来越久,久到总是在夜半都能瞧见他挑灯夜读的身影。
早些年的时候,李承乾偶尔会跟着他一道念书看他落笔,看他悬腕挥毫,狼毫笔尖在宣纸上行走如刀剑,一笔一划都带着金戈铁马的气势。贞观二十三年的暮春,李承乾第一次看见他的手……已是无力再写出一笔一划力透纸背的字了。
“阿耶,这是今年的新茶,都是民间的茶商培育出来的新品种,听说吃着味道更醇香……″
李承乾捧着青瓷罐站在门边,话音戛然而止。彼时的李世民正在临摹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他的笔尖突然一颤,最后一捺像折断的剑锋,突兀地歪向一旁。
他盯着那个字看了些时间,半响才开口。
“放着吧。”
李世民搁下笔,声音倒听不出来与往常有什么区别。李承乾便也跟着坐在李世民对面,一面泡起了茶一面认真地瞧着李世民临摹的兰亭集序。
“阿耶这笔字真是越来越好看了,字形间既有王羲之的影子又有阿耶自己的风格。”
李承乾来了古代这么多年,于毛笔字自然不再像是现代的他一般一问三不知,这些年跟着李世民,他的字也有了几分他的影子。李世民闻言有些遗憾。
“可惜,这并不是一副完美的临摹。”
李承乾顿了顿,可还未等他说什么,李世民已是笑着接过李承乾泡的茶微茗一口:“所以待会还是得再临摹一次。”李承乾看着李世民的笑,忽而也就这样跟着李世民弯了弯唇角。李承乾看着时光一点一点夺走李世民的健康,可总有些东西是夺不走的。比如他骨子的意气,比如他性格中的豁达。看着眼前因为新茶味道而惊奇赞美的李世民,看着眼前这个已是全然不在乎方才因着身子写歪了字的李世民……
李承乾再次笃定自己的看法。
放下茶盏,李世民随意一抚衣袖:“你阿娘的身子近来瞧着可比我好,也难怪你往我这跑比你往你阿娘那跑勤快多了。”是啊,分明长孙如堇在生完他最后的一个小妹后便一直身体不好。可或许正因如此,长孙如堇时时吃药养着,不像后来李世民那样因为朝政因为战事,日日夜夜熬着又多有疏忽,看起来反而比不得她康健。李承乾抿唇:“东宫前两年诞下了一对龙凤胎,阿娘欢喜孙儿孙女可比我多多了。”
“一两岁的孩子最是可爱,阿娘近日来的心心思可都落在那两个小家伙的身上,文茵也陪着阿娘。”
李世民笑:“你家那两个小家伙可比你小时候要讨人喜欢。”李承乾轻“哎”:“阿耶怎么七也……”
但李世民不过用一句轻轻巧巧的话语便叫李承乾的"抱怨”卡在喉咙口。“但是能与我论政事的,唯有你。”
李世民还真是…有时说话虽然直白,但要叫人开心也能做得很好。“所以,高明,来与我讲讲这一年来我大唐的变化吧。”从高句丽回来后,李世民终究也是没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