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胡汉互助
白岩城外,唐军营地。
李世民方方结束督军,在自己的营帐中看着自长安自定州传过来的一些重大政务。
难得的,李世民一心两用,一面翻看政务奏表一面想着这几日的攻城战。白岩城比之辽东城好打不少。
辽东城那时高句丽上下尚还憋着一口气,前期李世绩围攻半个月没打下来也给了高句丽或许能够据城坚守的错觉。
然而又有谁能知道,李世民率领大军抵达辽东城不过几日,靠着南风火攻,兵不血刃便拿下了辽东城。
李世民亲自指挥的这一战不仅大大提升了唐军的士气,对高句丽军心的打击也是无法估量的。
而后者就很好地体现在了这一次的唐军攻白岩城上。实话实话,如今唐军攻白岩城的烈度和武德年间围攻洛阳是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更多的是为配合另外一路阻击援军的唐军给白岩城施加压力。可就算如此,白岩城上下也都是快要顶不住了。若非白岩城占据地利,只怕根本连这几日都是撑不到的。等契芯何力带领的阻击援军的唐军传来好消息,估摸这白岩城上下便会彻底没了抵抗的心思。
李世民的思绪正陷入对战局的推演,就在此时,他的营帐外传来一阵喧嚣。李世民当即回过神来,外头吵吵嚷嚷,但他还是敏锐地捕捉到了那一道熟悉的音色。
是李思摩。
李思摩,本名并不姓李而是姓阿史那,最先也是东/突/厥的贵族。在颉利可汗兵败眼瞅着就要输了之际,他并没有同其他人一般直接倒向大唐,反而是陪着颉利可汗到最后,一同被俘虏了回来。李世民其实对这人的印象很深。
毕竞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可是难事。
阿史那思摩能在逆境中陪着旧主走到最后一刻,这样的忠义至少李世民是很喜欢的。
所以阿史那思摩最终褪去了阿史那三个字,被李世民赐姓了李。后来薛延陀渐渐做大,他们虽然面上安分,但私底下小动作不少。在灵州招抚过后,李世民便下了命令,派李思摩率领数万精兵百姓渡黄河,建牙于旧定襄城,用以牵制薛延陀也用以防卫大唐的边疆。不过与历史上的李思摩不同,历史上的他并没有挡住薛延陀的侵扰,而这一回他监视薛延陀的活可谓是干得顺顺当当。虽然因着他的性子他对于下属不能完全压制,但是薛延陀却听话了不少,不论他们私下是如何想的,至少明面上对大唐对李思摩都是服服帖帖的。直到这一回李世民要亲征高句丽,一直沉默的李思摩果断开口自请命要随军东征。
虽然薛延陀并没有对李思摩造成什么压力,但是他的性子实在是不适合做一个领导者,相反,最适合他的位置的其实是追随者。李世民倒是看明白了李思摩这自请命背后的意思,也没有说什么,只是承诺这次东征回来后就让他入朝宿卫。
李思摩大为感激,向李世民推荐了几个他觉得适合接替他位置的人选后便一心一意跟在李世民身后了。
说是一心一意那就是一心一意,战场上乖得不得了,听从他的安排带兵冲锋,全然不把自己的性命放在首位。
李世民才想到此处,外头已然是传来了李思摩那略显虚弱却极度兴奋的声音。
“陛下,臣不负陛下所托,成功将妄图突围的高句丽军队给歼灭了!”可李世民却并没有在意李思摩说了什么,相反,他让人进来后所有注意力都放到了李思摩那胡乱包扎的右胳膊上。
“怎么回事?”
李思摩一愣,有点没反应过来李世民在问什么,他笑了笑:“陛下是想问臣战况详情吗?”
“其实都要仰赖陛下判断准确,臣…”
见李思摩根本没有明白,李世民好笑,他干脆也不再解释,直接拉上李思摩另外一只没有受伤的胳膊,将人给拉到他的身侧坐下。李思摩这会才有些明白过来,他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