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唐]太子躺平手册> 赎买白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赎买白岩(1 / 3)

第122章赎买白岩

若要说李世民这个人最讨厌什么行为,背叛肯定放在首位的,那么紧随在背叛之后的,用李承乾的话来讲恐怕就是反复横跳了。李世民厌恶反复横跳这一行为早在贞观年间对萧璃的态度转变就可见一斑了。

萧璃此人,是隋杨广萧皇后的同母弟。

萧璃的性子是刚直傲气的,,但是刚直傲气太过便过犹不及成为了没有容人之量。

李世民信任看重房玄龄与杜如晦,权任稍分,他便一直感到不平。到头来,萧璃到底还是走上了诬告房杜二人结党营私的道路。若只是一次两次还好,但次数多了,李世民的耐心也在逐渐消耗殆尽。最后,萧璃也不知是因着心中忿忿还是郁郁不得志,冲动之下居然在一次李世民的斥责之下直言自己不想做官只想剃度出家来得痛快。萧璃是梁王室后人,他们这一脉向来笃信佛法,他那高祖父便是大名鼎鼎的出家皇帝萧衍,他这个后人也难免受到佛家的影响。寻常时候,虽然李世民并不信佛,他们李家明面上也是认道家老子为先祖,但李世民对于他这个爱好并无不可。

李世民甚至还寻匠人打造过精致小巧的佛像,寻了机会送给萧璃。可当时二人就在争执中,萧璃对房杜等人的诬告本就叫李世民一直不满,结果萧璃居然兜头甩来一句要去做和尚,李世民一怒之下冷笑着同意了萧璃的请求。

结果便轮到萧璃惶恐万分了。

他当时不过是一时气话,又怎么可能真的抛弃官身出家做和尚去。这下萧璃不得不硬着头皮拖着时间出尔反尔,李世民耐心全无,直接夺去他的爵位,暂且将人贬出长安去地方做刺史了,眼不见心不烦。毕竟萧璃虽然气量不大,但为官还是相当有才华的,那份直言不讳放到地方上也能发挥出作用。

所以说,萧璃这样反复横跳的行为就是个很好的前车之鉴。所以说,按着历史上,李世民在得知白岩城先是请降后又的反悔的消息会大怒,直接承诺底下士卒在城破之后将俘虏和金银财宝任其分之。但是这一回,李世民却生生忍住了出口的冲动。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这桩事李承乾曾讲过。当然李承乾讲到这桩事时顺带还提了一嘴唐军的军纪。本质上来说古代军纪要是以稍高的角度去看大多都是不太行的,当然就算放眼现代,除却李承乾的故乡,大部分国家的军纪也是一团烂账。而在古代,这其中唐军的军纪其实是个很突出的问题。秋毫无犯在贞观年间并不算少见,可同样也是在贞观年间,被弹劾放纵手下士卒争抢财物的武将也不在少数。

唐朝外战多是远征,要去往大漠要去往草原,兼之府兵制的特点,在中后期上头拿不出钱,下头一路打一路抢是常态,被记录在史册上的有很多例子。朝代初期国库也算富裕,心气也在,领头的天子以身作则,军纪是不错的。不过后世有许多人在谈唐军军纪的时候总是会提到李世民征辽东时的这件事,往往就是一句唐军军纪不好,连李世民亲征都要靠自己掏钱才能稳住这帮兵将。

可这件事和军纪的关系并不大。

这件事会发生的重要原因是白岩城的请降反复,是李世民已经做出了承诺,大家拼死攻城,城破后的钱财分不到,自然需要做出承诺的李世民来补偿。李承乾当时还跟李世民抱怨,后人掐头去尾断章取义,他那愤愤不平的模样还将李世民给逗笑了。

李世民本就对唐军军纪关心,在这之后便分出了更多的心神去和李靖商讨。李靖是他手底下军纪最好的一个武将,就算放到历史上也是数一数二能排得上名的。

由李靖来主导此事,李世民很放心。

想到此处,李世民笑笑。

对他亲征高句丽之战,除却一些李承乾印象深刻的地方,他讲的东西其实并不多。

李承乾一直认为历史已然改变,就算大方向走向不变,细枝末节上也会大相径庭。

一方面他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