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其费,犹非寻常可用。
天子权衡再三,决议先用于军事要道与主要官道。此等水泥道路,兵车驰骋无碍,商旅往来称便。至于用度之法:寻常百姓行走,各地府兵行军,概不取资。商贾货运,则需纳“养路钱",按货物价值计量。朝廷明发告谕:非为牟利,实因修护之费不赀,补一坑洼,需专匠三日之工。
今观长安之效,可知此制之善。
待水泥价再平,当广施于天下州县。
正是:
暗渠纵横布九衢,长安自此少泥涂。
他日工成天下遍,康衢处处乐无涯。
【下附五月朝廷诏令详解】
【后附朝廷风向·突厥背信弃义,不日即可昭告天下剿灭突厥】【鄂州月报·贞观三年十一月】
【鄂州地方报·第二十二期】
【头版·铁骑踏破阴山雪,棉衣上身暖三军】话说自从大唐与突厥开战以来,行军总管李靖用兵如神,把个颉利可汗追得似没头苍蝇般乱撞。
唐军如今已杀到阴山以北。
朔风怒号,阴山飞雪。大唐天兵在李靖统帅下,如神兵天降,将突厥残部围困。
颉利可汗仓皇应战,箭矢未及上弦,唐军铁骑已冲入阵中。金帐狼旗倾倒,帐前亲卫死伤无数,可汗本人赤足披发,仅率百余亲信北窜。
然那突厥可汗活像落了网的雀儿,扑腾着翅膀再难飞脱。眼见大势已去,只得派使者捧着降表,哭丧着脸要来“讲和”。却传闻使者初至长安,只听得童子欢唱新编的《擒胡谣》。阴山雪,漠北风,可汗逃窜似惊弓。
调子还是原先突厥的牧歌改的,气得使者差点咬碎满口银牙。要说这仗打得漂亮,除了将士用命,棉衣棉裤同样分得一份功。朔风凛冽的天气里,突厥兵冻得瑟瑟发抖,唐军却因这“软甲"在身,行军快似闪电减员很少。
如今这棉花可是彻底扬了名,长安西市里的棉货铺子被抢购一空。连先前嫌棉布粗糙的富家翁,如今也争着给全家置办。酒楼说书人新编的故事最是传神:“要问突厥败在哪?除却我大唐天子圣明李靖厉害,还输在那一份棉衣棉裤哩!”附图:大街小巷百姓欢呼雀跃。
正是:
将军妙算赛留侯,可汗仓皇似困囚。
十载边仇今得报,欢声雷动满九州!
【快讯·鄂州医馆育才俊,军中医帐显神通】天子圣明,诏设医办官学于各州。偏是鄂州因太子坐镇,办得格外红火。去岁往长安疗养院送去的护理娘子,倒有一半是鄂州出身。最奇的是,其中不少本是无依无靠的孤女,学了这救死扶伤的本事,竞自告奋勇随军去了。
前线传来捷报时,长安城正传着段新鲜趣闻。那些护理娘子们非但领了厚赏,还顺带相回了如意郎君!原是照料伤兵时,你递汤我喂药,你脱衣来我擦身,眉来眼去间就种下了情根。
有个叫玉簪的小娘子最是机灵,给相中的伤兵换药时,故意把绷带系成同心结状,惹得那憨厚校尉红了耳根。
惹得满帐将士哄笑。那校尉伤愈后,果真托媒人上门提亲,成就一段战场姻缘。
府兵家眷们更是感恩戴德。陇西来的李大娘子抹着泪道:“若非这些小娘子和随军役夫细心照料,我家那孩子早去阎王殿报到了!”如今各州医馆门前,常见小娘子们结伴报名,就算不随军,习得一好本事傍身也是不错。
正是:
民间娘子本事强,战场救郎变夫君。
闺阁亦能为家国,护理手段不可轻。
【后附皇家秘闻·太子与太子妃把臂同游,买来珠花我来戴,端得是郎有情来妾有意,羡煞众人。首饰铺老板连夜改招牌,本店珠花经东宫认证,欲购从速】
【后附杂论·长安笑笑生短篇小故事,且看死于突厥的汉人如何冤魂索命为自己挣得一个新的来生】
大大大
【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