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唐]太子躺平手册> 白驹过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白驹过隙(3 / 6)

大力。

莫笑东宫多奇技,铁产量涨乐开怀!

【后附秘闻·新法锻铁好又快,铁锅纷纷现民间,蒸煮烹来又添炒,炒茶复来显神通】

【长安月报·贞观三年三月】

【大唐中央报·第一期】

【头版·可汗帐前多叛骨,疗养院中满春风】突厥势衰,各族纷纷倒戈,王师整戈待发,以耻渭水之役。正值此控惚之际,长安疗养院奉诏遴选医护随军。凡结业护士,皆可自愿报名,赴营教授军医及役夫护理之术。疗养院诸医师亦需预先训导军中医官。

孙思邈真人亲临督导,与宋夏至医学博士共授《战伤急救要则》。院中置木人若干,令军医反复演练包扎之术,不合格者不得随营。诸护士虽多为女娘,出身贫寒,然报国之心不让须眉。院中明示:凡随军医护,待凯旋之日,皆可依例分领战利品。闻有李姓护士慨然道:“妾虽女流,亦知忠义。此去非为财货,实欲救死扶伤。”

朝廷诏令:凡医护随营者,皆录军功,战后另有封赏。太医院已备《行军医方》三百卷,分发各营。

正是:

突厥势颓王师发,杏林儿女赴戎机。

莫道闺阁无壮志,药囊亦能立战功。

【快讯·字模巧排传天下,村吏宣读惠万民】活字印刷之法,其术精妙:先以胶泥刻字,火烧令坚;次以铁板为范,排字成版;继而敷墨拓纸,瞬息可得。

然此法亦有漏洞,胶泥易坏,排版粗陋,造价昂贵,特此悬赏天下奇人共同改进。

今制邸报,虽工本颇巨,然能通上下之情,达远近之事。近因火药开矿得宜,采石便利,石灰易得,致竹纸产量倍增。照此新法,不二三年,邸报价当减半。

朝廷特颁明诏:各州县择通文墨之吏,每月朔日于乡亭宣读邸报要闻。农夫王氏闻罢新颁田赋之法,叹曰:“早闻此令,不致与胥吏姐龋经月。”虽缙绅之家,亦争睹为快。

尝有尚书夫人遣仆竞购,一时传为佳话。

陛下尝谕群臣:“邸报之制,上宣德音,下达民隐。虽费帑金,其利在千秋。”

今观之,信哉斯言。

正是:

活字排印妙入神,新闻月达九重春。

圣主既明上下情,何愁海内不归仁?

【下附三月朝廷诏令详解】

【后附小说·长安笑笑生全新力作,长安异闻录,一月一刊】【长安月报·贞观三年五月】

【大唐中央报·第三期】

【联动·弘文开馆传天下,赵氏联袂振儒风一-长安文光耀四海,鄂州书香渐可闻】

民间弘文馆之设,乃朝廷文教之盛事。

其建筑以新式水泥构筑,较之木构更防火防潮,藏书保存之利,尤胜官署。馆中典籍悉照门下省弘文馆抄录,经史子集,无所不备。入馆阅览,仅需铜钱十文;若欲借出,则须誉抄副本留存。此法既惠学子,又增馆藏,实为两便之策。四方士子闻讯,莫不翘首以待,盼分馆早至乡邑。今马周奉旨督办鄂州分馆,已择人家共襄盛举。马周者,本寒门士子,因文章鞭辟入里入仕。尝谓众人曰:"吾少时贫甚,家惟残卷数册。今蒙圣恩,主理文教。诸生当勤勉向学,以求闻达于陛下。"

朝廷嘉其功,拟待鄂州馆成,即召还擢用。观此新政,可见天子崇文重教之至意,亦显寒门仕进之途渐广。正是:

弘文分馆遍州县,万卷藏书惠寒儒。

天子今日重儒林,不教英才白发须。

【快讯·水泥沟渠排浊水,长安街巷净无尘】长安新筑水泥排水沟渠,由将作少匠阎立德主持。新沟渠较之旧制土沟,其效悬殊。

往昔街衢遇雨则泥泞不堪,今则暗渠畅达,道路常净。太医院有司察验,自新渠成后,夏秋疫病较往年减损过半,足证其利。然水泥之制,因工本昂贵,仅得于富庶州县试行。近虽新法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