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此稻纳粮--可见这“林邑早稻"当真成了长安天子的心头好。
如今岭南各州都眼红得很,有刺史都督巴巴地派人来讨种,活像讨媳妇般殷勤。
听闻扬州已经试种,田垄上插着“林邑早稻试种田"的木牌,过路书生还道是哪家新开的酒楼招牌哩!
附图:交州官府下发稻种,官民同乐。
正是:
林邑嘉禾南土栽,交州遍地穗黄开。
若得早稻成常熟,何惧荒年饿孚来?
【后附秘闻·闻说破庙夜半有人遇狐妖,狐妖妩媚勾缠诱人,恰似大梦一场尚未醒】
【宣州月报·贞观二年九月】
【宣州地方报·第一期】
【快讯·纸寿千年洁胜雪,格物一道启新章】话说那春色纸坊的当家娘子陈蓉,自打“墨竹纸”名噪一时后,跑到宣州研制新纸,竞似人间蒸发般没了动静。
市井闲汉们嚼舌根,流言纷纷。
谁知这陈娘子不声不响一鸣惊人一一今岁宣纸甫一问世,便叫那些自诩风雅的高门贵族抢破了头。
这纸摸着似美人肌肤,瞧着如天山积雪,连最挑剔的书画先生都连连赞叹:"此物只应天上有!”
偏生几个春色纸坊的老主顾忧心不已。
“陈娘子如今攀了高枝,怕是要把咱们这些穷酸书生抛到脑后!”陈蓉闻言,当即笑言:“长安春色纸坊已有甘蔗渣制成的新品。”“此纸虽不如宣纸精致,胜在价格与竹纸相近,初心从未忘!"最妙是陈娘子自曝天机,道那宣纸灵感竞源自东宫太子的“格物致知"之法。此言一出,满城哗然。
正是:
巧手翻云纸不同,高门陋巷两相容。
若问灵机何处觅?东宫格物有奇功。
【快讯·致知一道分两派,儒门今见古今争】话说那陈娘子一句"东宫格物启新纸”,本已渐渐平息的的新旧儒学之争再度掀起波澜。
新派学子捧着太子所著《三字经》招摇过市,老儒们则抱着发黄的《论语》怒目而视。
两派人马当街不顾君子礼仪吵翻了天。
偏生孔家嫡传后人孔颖达表态:“新学有益。”儒学旧派再度流传,圣裔是被迫站队,定是那东宫与天子施压!更是有个不知哪来的愣头青,连声骂道:“前半部人之初尚可入目,后半部格物篇简直是教唆圣贤弟子去当木匠!”竞拍胸脯立誓:“待我下届科举金榜题名时,定要当面问问那天子太子那长安大儒,莫非要将那孔庙改成格物庙不可?!”附图:新旧儒学文人当街争吵。
正是:
一本经书两家争,街头巷尾起喧声。
莫道经义争高下,且看谁家登甲科!
【后附秘闻·天家皇后诞新子,更遭生产危难时,感念产钳立功德,钳惠千家圣心慈】
大大大
【鄂州月报·贞观三年一月】
【鄂州地方报·第十二期】
【快讯·火药新方惊九州,今朝宝典定乾坤】话说那火药初入矿洞时,矿人们个个担惊受怕,生怕出现各种意外。谁知轰隆一声响,岩石应声而裂,轻轻松松抵上人力多日工。太子殿下更进一步,不光刊发《下矿保命要记》,还与孙文元和那帮巧D改进采矿器具,叫那矿人采矿更加容易。
最绝乃是请动清虚观的道士在矿洞口支起“护理院”,美其名曰“采天地灵气,补矿工元气”。
有矿工打趣:“咱这黑脸汉子如今倒享起仙家福分了!”鄂州铁场近日产量飞涨,曾讥讽太子"不务正业玩弄妖术”的流言不翼而飞。如今鄂州百姓见着铁器便笑言:“此乃格物致知之妙用也!”市井间新传的顺口溜更是有趣:“从前矿工怕山神,如今山神怕火药一一神仙也得躲远点,免得火药崩神仙!”
附图:冶铁工坊欣欣向荣之景。
正是:
霹雳开山不伤人,道观护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