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铁甲掠残阳> 第9章 舞文弄墨,拔头筹,红袖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章 舞文弄墨,拔头筹,红袖香(2 / 5)

“呸!”高长恭先是张开了朦胧的双眼,又狠狠地啐了一口。

“老道,你给孤喂的什么?”

“还能是什么,无非是醒酒丸呗。”老道拉起来高长恭,扶着他坐回到位子上。

“我知道是醒酒丸,你往里兑了什么东西?”高长恭伸出手来,在舌头根子上摩挲起来。

“山楂、陈皮、枸杞、党参还有一点点夜明砂。”老道伸出爪子,掰着指头说道。

“你加了多少夜明砂?”高长恭咬着牙根,一个字儿一个字儿地往外蹦。

“不多,做五十颗也就用了二斤罢了。”

“这还不多?你做个醒酒丸加得什么蝙蝠粪啊!”高长恭一巴掌拍到案台上,质问道。

“这你就不懂了吧,夜明砂具有清肝明目 ,散淤消积之效也。”老道晃着脑袋,得意地说道:“喝多了酒,酒气沉于肝府,沉于血脉。所谓堵不如疏,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嘛…”老道捋了捋胡子,“你过两刻钟得出趟恭。”

高长恭恨不得弄死身边这个贱兮兮的老道。真是癞蛤蟆爬脚面,不咬人膈应人。

“诸位,本次文会的前三甲已经定下来了。”老鸨子这话一出,本来还算喧闹的客席忽得安静下来。

他们倒是知道,这高长恭的第一是拿定了。也就都在盼着能不能夺一个第二或者第三的名号。

“第一甲,兰陵王高长恭。第二甲,琅琊王氏王淼。第三甲,东海徐氏徐高年。”

老鸨子唱完了名,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忧。那本来在第一试的赵鸿却是发挥失常了,反倒把这徐高年捧了上来。

还不等那两人离席,老鸨子就介绍起了第三轮的比拼规则:“这第三轮是飞花令,一方接不上来者就算输了。”

这时,一位姑娘捧着托盘走上了台。

老鸨子从托盘里取出一张麻纸,那纸上写着这一轮的题眼。

“本轮的题目是月,就由东海徐公子先开始吧。”

那徐高年站起身,朝着高长恭两人行了一礼道:“那就献丑了!”

要说这东海徐氏,在北齐还真就排不上号。因为还留在北齐的都是那些旁支了,真正的正脉现在在南陈。南陈的建昌县侯徐陵,就是编了《玉台新咏》那位高人。另外出名的还有徐家的徐孝嗣,南齐时萧家的国丈爷,太尉公。

高长恭也起了身,朝着徐高年点了点头。

王家的王淼就更不用说了,再过些日子,他就该成高开阳的四叔了。就这档子事儿,高长恭还没来得及告诉郑娉婷。

“亲家公,徐兄。我也就不再客气了。”王淼却是一甩袖子,也朝着两人回礼。

“我先来。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出自《日出东南隅行》,形容那罗敷女。”徐高年率先答道。

“该我了。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帷,西汉两谏吴王的枚叔所做的一首诗。”王淼也不遑多让。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出自孟德公的《观沧海》。”高长恭其实现心里已经开始打鼓了。

这本来兰陵王就没读过什么兵书,而自己对于诗词的概念除了课本,就只剩下他从以前的一些戏曲剧本里看来的了。而又只能魏晋南北朝之前的诗文,高长恭现在恨不得自己穿越到宋朝,这样就有的谈了。

“ 岁月无穷极,会合安可知。”

要说徐高年这人倒也不是那种迂腐的。第一次来了个形容首饰的,这次弄了个曹丕写给甄宓的诗。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曹子建所作。”王淼摇着扇子显得十分的轻松。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出自陶五柳作的《归园田居》。”高长恭紧攥着手心儿,额头上已经出汗了。

就这么过了七八个回合,终于这徐高年率先落败。他倒也不是没接上来,而是接了王淼说过的东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