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羽之深知降妖之事不是儿戏,带着法术不精的小徒弟在身旁易分心不说,也担心自己没有照顾到使昕月受伤。最后敌不过昕月哭求,加之凌羽之一向对这个小徒弟宠爱有加,终于答应在降服一些法力较弱的妖物时带着昕月一起。
昕月见师尊答应便欣然地和师尊一起降妖,可是当他第一次同师尊一起御剑降妖时昕月就头疼了,凌空于茫茫云海之上,昕月吓得眼睛都不敢睁,死死抓住师尊的衣角。
可降妖之地一般都是些山川湖泊或人界繁世,对于之前很少下山的昕月来说每次都玩得不亦乐乎,毕竟是小孩子心性,就算要一路闭着眼睛耳边疾风呼啸而过,也敌不过这名山繁世的诱惑。每次凌羽之把妖魔降服于玄天塔中之后都由着昕月玩几天再返回清虚派。
凌羽之已经习惯昕月这恐高的模样,总是都耐心教导:“你这样恐高,以后怎么修行御剑之术?”
昕月则是万年不变的在凌羽之身后小脑袋顶着师尊背部摇的和拨浪鼓一样,抗议道:“我才不要学什么御剑术,在天上飞那么快又那么冷,会生病的,万一不小心掉下去就成肉酱了。”
凌羽之则成恨铁不成钢状继续教导,而昕月就会假装哇哇大哭,凌羽之便没了辙。
昕月时常不理解明明师尊这么温柔这么有耐心这么疼自己,为什么其他人都会说师尊总是冷冰冰的不苟言笑呢,每每想到这里,昕月都会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
在天上飞行了大约一个时辰,剑锋直转向下,穿过云层,速度减慢,欲慢慢降下。
昕月缓缓睁开眼睛,手依然紧紧抓住师尊的衣服,慢慢向下望去,只见入目都是青葱的绿,芳草丛生,时值四月,万物复苏,山野之间盎然绿意,野兔灌鼠嬉戏于山间。
一条蜿蜒小路从山脚延伸至山顶一座黄色的建筑前。很朴素的建筑,并不大,只有几间房屋,从远处就能望见建筑中间大殿前地面上的巨大八卦太极图案,便知是一座道观。
二人降落于道观门前,抬头即可看见棕色的牌匾上用楷书写着“法云观”三个大字。一位身着玄青色道袍,手拿拂尘,大约四五十岁年纪的道长,身后站着十来个二十多岁的道士排成两列,显然已等候多时。
道长见凌羽之二人自天而降,立刻上前迎接,伸出右手以三指弯腰行礼:“月华真人大驾光临,贫道等候多时。真人百忙之中前来助法云观降妖,贫道深感荣幸。”
凌羽之简单拱手作揖回礼:“降妖卫道乃我分内之事,王道长严重了。”随即,王道长引二人向道观内东北角走去。
原来此次凌羽之是受了天目山法云观王柏元道长之托前来收妖,日前有一狐妖为祸天目山下于潜县,王柏元率观中弟子合力捉拿妖物,将其以结界暂时困于法云观中。
这妖物竟是九尾狐一族纯正血统,只因修炼时日不多,修为尚浅才被王柏元等人合力降服。此妖虽作乱于潜县,却只做了些偷鸡摸狗之事,并未害人,王柏元一向敬佩月华真人,思想上也认同月华真人的对待妖物不能一味除之,应该以收服教化为主,但此妖血统纯正,日后修炼有所成定然妖力强大,不是自己一个小小法云观可以长期看押的,毕竟整个法云观除了掌门王道长刚刚修成仙体以外,其余弟子都尚未修得仙体,甚至连个半仙都没有,所以便请月华真人前来帮忙收服于玄天塔中。
凌羽之自是尽其职责前来收妖,可昕月听说法云观所在的于潜县与西子湖畔风景秀丽的钱塘县同在余杭郡,便要师尊带着一起来。凌羽之看小徒弟又在山上困了三个多月没下山,这次的妖物也已被降服只待自己前去收于玄天塔中,便带着徒弟一起前来。
王柏元把二人带到观中东北方向的一个屋子前,门边左右各两名弟子看守,见到众人,向王柏元,凌羽之行礼:“拜见月华真人,拜见师父。”便退至一旁。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