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到我办公室汇报。”
“好的,首长,我在20分钟内到。”
杨厂长放下电话,喊上倪红军处长,跳上吉普车绝尘而去。
20分钟后,杨厂长、倪红军拿着一小块钢锭和试验数据出现在聂首长的办公室。
“聂首长,我们炼出了中强钢了。”杨厂长把小钢锭递给聂首长,把资料放在办公桌上,激动地声音还在颤抖。
“什么?中强钢?炼出来了?”
“嗯。”杨厂长、倪红军都重重地点了点头。
聂首长也是科班出身,有着深厚的理论知识功底,一把抓过钢锭仔细端详起来,然后又迫不及待地拿起化验资料认真看起来。足足十几分钟,抬起头来问:“这是真的?”
“真的。具有可复制性,我们用两台高炉连续炼了十二炉钢水,化验单上有编号炉号。”倪红军自信地说。
聂首长又低下头仔细地对比着几十张化验单,力学性能试验单。
良久,抬起头来,严肃地说:“列为绝密,你们马上封锁工厂,我安排公安保卫人员接管你们厂里的保卫。”
“你们先到会客室等我。我需要马上向大总管汇报。”
十几分钟后,聂首长到会了客室,门口有两名精干人员守着。
“给我详细说一下,你们怎么做到的。”
倪红军处长就从上次来接受任务,回厂后安排高炉检修,在检修过程中进行的技改,试产的钢水化验结果,连续生产的钢水化验结果一一详细汇报。
“空气过滤系统,导流板,秦淮茹。”
“还是提出流水线的秦淮茹?”
“是的,首长。”
“杨伟民同志,请你介绍一下秦淮茹同志的详细情况。”
“秦淮茹,女,已婚,出生于1937年6月,籍贯:四九城昌平区红星公社秦家村。父亲,秦学国,农民,母亲,秦王氏,农民,有两个哥哥,一个妹妹,均已结婚,都是农民。小学文化。”
“1955年嫁到四九城铜锣鼓巷17号贾家的贾东旭为妻,已生育两个孩子,现怀孕待产。”
“1962年6月12日,贾东旭重伤去世,同年6月20日顶岗入职,到第三轧钢厂参加工作,为第一车间钳工学徒,师傅吴善防,是车间主任刘大海制定的。”
“7月26日参加定级考试,通过了一级钳工考试,8月26日参加三级钳工考试,通过了三级钳工考试。现在是三级钳工。”
“在厂内,你们对秦淮茹加强保护,密切关注。为她解决一切困难。不要干预她的生活。”
“是,保证完成任务!”
“倪红军同志,马上有两个人过来,你带着他们回厂,取十二件样品,乘原车回来。”
“是,首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