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都市言情>四合院我是秦淮茹> 第32章 检修得到意外惊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章 检修得到意外惊喜(1 / 2)

第三轧钢厂有五座炼钢炉,生产出来的钢锭用轧钢机、或者用锻压设备加工出需要的毛坯,再送到钳工、机加工、铆焊等制造车间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按现代的话说,就是全产业链的生产企业。当然,那个年代几乎所有的工厂都是全产业链企业,否则也不会动不动有几千上万名工人。

第三轧钢厂是当时号称娄半城的民族资本家娄海川联合六名有实力的资本家共同出资成立的。

第三轧钢厂成立于1942年,位于四九城东直门内。那时四九城还被日伪占领着,最初主要生产铁锅、农具等简单的生活用品。娄海川利用采购销售渠道给抗战军民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往游击区运送了大量的粮食、药品等急需的生活物资,被组织称为红色资本家。

新国家成立后,对第三轧钢厂进行了公私合营改造。国家利用老大哥援助的技术和设备对轧钢厂进行了改扩建,生产经营规模得到大幅度提高,无论占地面积还是职工人数都比公私合营前大了十倍不止。

第三轧钢厂现在用的炼钢炉是老大哥从欧洲战场上拆除作为战利品运回国内的,对新国家进行援建时简单维修了一下就给运到新国家,安装到第三轧钢厂。

没办法,新国家当时急不可待地需要解决有无的问题,别管什么来历的机械设备,对新国家来说都是宝贝。落后就要被欺负,被坑。所以,我们要理解当初为什么会提出赶三岛超鹰酱,大干快上了。

第一车间作为第三轧钢厂的主力车间,当仁不让地承担了最重要的检修任务。秦淮茹的师傅吴善防是第一车间技术实力最强的班组长,负责关键设备部件的维修保养更换工作。

作为吴师傅团队的一员,秦淮茹克服身体不适带来的不便,跟随师傅师兄到高炉现场对设备部件进行甄别,把损坏的部件拆除运到车间修理更换,把磨损严重的部件进行修补。在两天的抢修时间里,秦淮茹和工友们一起,起早贪黑,苦干加巧干,把两套高炉拆除、检修好,又重新安装就绪。

其中,在对空气进气口检修时,秦淮茹利用现代知识大胆地提出了改进意见,在送风机的入口前加装了一套空气过滤系统,在出口端的风道加装了导流板,降低了送风阻力,提高了空气纯度和进风量,对提高钢水质量有很大的帮助。这又给倪红军、刘大海、吴善防几人一个大惊喜。

两套高炉检修完毕,开始试产,炙热的钢水缓缓流出出口,浇筑出一块块钢锭。实验室的检验员取样进行理化分析试验,含硫量、含磷量大幅下降,物理性能强度、韧性、抗冲击功等技术指标大幅上升,对比国内外材料指标,可以把这批钢材标定为高性能钢,接近欧洲标准的35公斤级中强钢。

通过高炉检修,意外在炼钢方面获得突破,这个给第三轧钢厂带来的惊喜实在是太大了,大到不敢隐瞒,要尽快向上级领导汇报。

新国家工业体系是老大哥帮助建立起来的,钢铁冶炼只给了低强度钢的技术。十几年来新国家为获得中高强度钢想出了很多办法,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只能花费有限的外汇进口,极大地制约了国家机械制造、桥梁设计施工、船舶制造,更别提军工生产了。

为了慎重,看看能否重复生产出中强钢,王厂长安排炼钢车间用检修好的1号、3号炉连续生产,每炉钢水分别取样化验。两台高炉生产十几炉钢水性能稳定,化验结果都可以判定为中强钢。

杨厂长听了王厂长、倪处长、郑强副处长的汇报后,立即安排李主任封锁消息,列为绝密,保卫处全员上岗,大门不许人员进出。

王厂长等人退出杨厂长办公室后,杨厂长平复一下激动的心情,才抓起红色的保密电话,接通电话后语音还是有些颤抖:“首长,我是第三轧钢厂的厂长杨伟民,现在有重要情报向您汇报。”

听到杨厂长这么正式的汇报:“别说了,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