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领袖秦良玉,原来都是他仰望所在。现在都要听他调遣,想想就激动。
杨镐大喜。
彼知良药我之砒霜,他是二品大员,用不着在三品四品杂毛武将面前抖威风。
你袁崇焕新官上任,这点小心思正合我意。
杨镐立刻道:“万岁,调拨京中人马,正需臣统筹而为,不如令袁崇焕先赴嘉峪关。”
众人目的已经达到,不用担心自己出京御敌,也就不为己甚。万历帝再征求意见,几乎异口同声表示这样安排正合适。
大明文人也是够可怜。本来乱世需要草莽英雄,治世需要文人墨客。可是大明文人领兵制度,逼得一帮舞文弄墨的文人战战兢兢,生怕投笔从戎的典故发生在自己身上。
万历帝准了杨镐所奏,处理完这个棘手事,满朝文武皆大欢喜。
杨镐和袁崇焕,这两个后世分别入狱问斩的军事长官,终于又凑在一起,向着未知的前程开拔了。
秦良玉得到朝廷调拨她的军队上前线很高兴。这就是武将和文人的区别,哪怕这个武将是女人,也一样有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觉悟,也有功名合当马上取的热血。
更何况练兵就是为了打仗,秦良玉最得意自己练出的部队,只在四川打转,胎死腹中就太没意义了。
秦良玉在石柱誓师,派兄长秦邦屏,弟弟秦民屏率领两千兵马为先锋,自己统帅五千中军出发了。
一代巾帼英雄,终于又有了展现自己风采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