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新兵奔赴蒲阪战场的奏章,同时定下点将和誓师时自己会与王一同前去送行,毕竟这十五万人也不知几个人能活着回来。不论是因为什么原因死的,因此而失去亲人的家庭都会伤心,甚至迁怒。门面得做足,争取将民怨压到最低,别战争结束了,她自己却因为民怨沸腾被拉下去了。
批了新兵开拔,又催促了继续征兵的事。
十五万人对于整个战局而言不过杯水车薪,还需要更多的兵力。
之前的沃西战争,战死将士近三十万,伤残超过四十万,全是青壮,这样的情况下要再征更多的兵,只会越来越难,却又不能不征。
思忖片刻,辛筝在征兵的奏章上补了一条:未入武道的成年女子不在征兵之列。
女人死多了,回头人口恢复起来会特别慢,也有后遗症,但那是短时间的隐患,短则十年八载,最多二十载就能解决,而女人死多了的隐患解决起来,百十年起步。
只是,辛筝凝眉,权力与义务是对等的,不尽义务自然没有权力,而生育,在传统观念里这是理所当然的东西,不论女子是否履行别的责任,都不可能不生育。繁衍后代,将生命信息传递下去是生物的本能。
当一件事是你不管有没有人催都会做的时,哪怕对别的人同样有利,也会自然而然会成为理所当然,不再是责任与义务,而非责任与义务,自然也换不来任何权力。
而且这样的待遇也容易让女子为了躲避战争放弃习武,不习武的话不论是寿命还是身体素质都会很差,无疑对资源的巨大浪费,浪费可耻。
辛筝思考了片刻,抓过一份空白的公文纸写起下一个要做的事:女人要么习武增加生存能力然后上战场,要么缴军赋时比男人多缴一倍,命和钱二选一。
记下了要做的事,继续批奏章。
一口气批了一个时辰的公文,忽见鲲鹏从窗外飞了进来落在案上,不待辛筝伸手便自己抬爪将脖子上的铜管抓了下来扔给辛筝。
辛筝熟练的让人给鲲鹏准备吃的,鲲鹏眉开眼笑的跟了出去,海上吃鱼都快吃吐了。
送走鲲鹏,辛筝拆开铜管取出里头的书函看了起来,讶异挑眉。
购粮很顺利,找运粮的搬运工也很顺利,一切很顺利的结果便是望舒计算了下发现自己在西洲采购的第一批粮食快则亘白1138年的春季,迟则1138年夏季抵达夷彭列岛,因而询问到时候要怎么将粮食送到兖州。
以为粮食怎么也得战争结束后才能抵达的辛筝:“....”西洲与元洲不是相隔数万里吗?居然这么快?
粮食来得早是好事,手里有粮心里不荒,但粮食来自海上,而自己控制的地盘却没有任何地方与靠海就很郁闷了。
这批粮食想抵达兖州,有两条近路,一条是穿过澜州,一条是从羽族穿过,前者肯定行不通,澜州诸国一定会将粮食扣下,羽族就更行不通了。
辛筝揉了揉眉心。
让她就这么将粮食放在夷彭半岛发霉她不乐意,那可是四百万石粮食,放着发霉是暴殄天物,要遭天谴的。
辛筝的目光看向墙上挂着的舆图,逡巡之后最终落在了南溟海上零零碎碎的半岛与岛屿上,依稀记得,这些地方因为靠海以及气候的因素人烟稀少,更甚至没有人烟。
第 612 章 第七十五章辛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