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都市言情>孰能不朽> 第 507 章 第七十章辛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507 章 第七十章辛筝(3 / 5)

敢直接和他开干,而是通过外交手段让唐武侯适可而止,归还了部分土地。

这也埋下了王远征西荒回来,王权重新振兴后第一件事便是杀了唐武侯。

言归正传,继续说唐武侯。

唐武侯有八个儿女,诸子都很优秀,其中嗣君尤为出色,问题是父子俩年龄差得有点小,不到二十。

太昊琰与她父亲差了二十岁尚且出事何况这俩不到二十的。

随着嗣君的长成,唐武侯看他就没那么顺眼了,但唐武侯比太昊侯更理智也更能忍,看不顺眼也没想着废了嗣君。

但人是会变的。

三十岁的时候唐武侯看到嗣君优秀只觉得骄傲。

四十岁的时候唐武侯看着嗣君觉得有点忌惮,有点不顺眼。

五十岁的时候唐武侯看着嗣君非常的不顺眼。

六十岁的时候唐武侯迷上了一个被他灭了国,无依无靠只能依附他生存的亡国女公子,将之立为新的君夫人,老当益壮的和继夫人生了个儿子,对小儿子如珠如宝,屡屡暗示小儿子是自己以后的接班人。

有一回唐武侯的嗣君祭祀完了亡母,按规矩将祭肉给唐武侯送去食用,祭肉里查出有毒。

在很多人看来嗣君哪怕真的要弄死唐武侯也不至于如此拙劣,往自己送的祭肉里投毒,这是生怕别人不会怀疑自己吗?

招很烂,却是历史亲鉴百试不爽的好招。

历史上每一个遇到这种事的国君都选择了杀掉嗣君,唐武侯也不例外。

嗣君被杀了,剩下的孩子也受到了牵连,唐武侯将剩下的儿子和女儿全数驱逐。

寻常人看到的是家庭伦理,明眼人看到的是妙。

小儿子继承国君之位,兄姐都被驱逐了,威胁不了他,避免了日后内乱,也同样避免了以后小儿子因为感到威胁而赐死前头的兄姐。

哪怕以后发生意外小儿子夭折了,在别国的孩子们还可以回来,不用担心发生什么意外导致自己的子孙被一锅烩。

想法是很好的。

执行得也很好。

唐武侯身子骨很好,活到小儿子成年并不是问题,但唐武侯没想到他会在幼子成年之前被王给杀了。

幼主临朝不是好事,尤其是底下大臣全是狐狸精时。

再加上唐武侯被杀,幼主完全没有报仇的意思,不免引起不满。

幼主心里究竟想不想报仇已无人知,但现实条件他肯定不能报仇,不仅不能报仇,还得向王表示臣服,然后梳理内部问题。

唐武侯杀了嗣君,当曾经支持嗣君的党羽们并未清干净,还有被驱逐的少君们同样在国中有支持者。

幼主的屁股一点都不稳。

啥?

通过战争转移内部矛盾?

唐武侯一生开疆拓土,留给继承人的是更大的版图,但频繁的战争也使得唐国国库空虚,人民贫困,搜刮不出什么油水。

想打仗?

没钱。

这也不能让人满意,那也不能让人满意,还隐患一大堆的结果便是去岁王师远征扬州,一去不回的时候,唐侯被先嗣君的党羽刺杀身亡。

唐侯的一位兄弟被接回了国继位。

以为父报仇的名义暂时稳住了人心,但也因为继位打的幌子是为父报仇,这位唐侯不管心里对老父亲什么感情,继位后所表现出来的都是完美的孝子形像。

第一件事便是带着附庸们一起去攻打蒲阪,不过探子仔细瞅了瞅唐国自己出的军队构成,然后深深的疑惑了:唐侯究竟是要为父报仇还是准备借着攻打蒲阪来一波异己大铲除?

再瞅瞅扶风国的军队,探子们产生了同样的疑惑。

毫无疑问,这三位国君都是人才。

但这也不值得如此辛筝那般神情吧,安澜颇为不解。

她还没忘了辛筝曾经教自己的知识。

很多君王继位之初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