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袍。但一年后的现在,柴安风手下正开着几家织坊、染坊,选了最好的四川蜀锦、三蒸三染了浑厚而又艳丽的绛红颜色、又让手艺最好的绣工用金丝银线刺绣上四爪巨蟒。
可别小看这身蟒袍。
大宋朝寻常文官、武将,就算是做到了极品的宰相、枢密使,也未必能有这身衣服穿,只有立了大功劳并被皇帝赏识,才能有这样的超品官服穿。
而这身衣服穿在柴安风身上,却未免有些寒酸了——要知道,他柴家老祖宗,可是穿龙袍的!他现在这身衣服上绣的四爪巨蟒在五爪金龙面前,也就是个残废。
不过光这身衣服也足够吓人的。
柴安风原本个子不高、相貌也只能算是平常,可这一身衣服一上身,气势顿时增加了几倍,就连那几个相貌、身材都算是出挑的,专门选来替皇帝传旨的小黄门在他面前都浑似矮了一截。
柴安风看了这两个小太监一眼,冷笑了一声,照着姐姐柴念云教他的话说道:“两位天使辛苦了。我们崇义公府地皮偏狭得很,劳动二位走一趟,我柴安风也颇有几分过意不去。来来来,这两锭金子就算是给两位买双新鞋的吧!”
说着,柴安风便掏出两根准备了许久的小金条,塞到那两个小黄门手中。
南宋朝法定的流通货币是铜钱或者朝廷发行的“会子”。自史弥远当政以来,“会子”这种纸币的面值不断贬值,原本一贯钱的会子,发行下来往往只能兑换三四百文铜钱,因此寻常百姓并不乐意使用“会子”。而实打实的铜钱则重量大、体积大,带上十几贯铜钱出门,就好像是在做负重越野跑一样。
因此,除却日常小额消费之外,白银、黄金等贵重金属逐渐流通起来。尤其是在大额交易过程中,大商人之间更喜欢用价值大、容易清点、方别携带的真金白银来进行交易。
并且白银的价格正在逐步提高,从官价的一两银子兑换一贯钱(也就是八百至一千枚铜钱)的价格,逐步提高到民间一两银子可以兑换三贯铜钱以上。而黄金则是基本稳定在兑换十倍至十二倍重量的白银。
刚才柴安风出手的拢共一两黄金,实则抵得上三十贯至四十贯铜钱了。
因此得了好处的这两个小黄门,态度愈发恭敬起来,脸上堆满了廉价的笑容。
其中一个口齿伶俐些的说道:“听俺们师傅说,崇义公柴家清苦得很,因此以往过来传旨,从来都不敢讨赏的。嘿嘿……不过话说回来,小人们识相、爵爷也体谅,这不——爵爷如今发财了,一出手就这么大手笔,这两锭金子,够小的吃喝好几年的了……要是传扬出去,将来给爵爷传旨的差事,宫里还不打破了头?”
柴安风早就听出了这小黄门的话中三昧,又转念一想:不如来他个顺水推
舟,笼络一下这个机灵的传旨小太监。
于是柴安风便笑道:“宫里当小黄门的最辛苦了,身体残疾不说还要背黑锅、遭埋怨,很不容易了。这样,你小子报个名字,跟宫里好好说说,就说是我说的,将来给我们崇义公府传旨的差事,就你一个人包了,我将来还有赏钱。”
那小黄门脸上不由自主地挂上了笑容:“得嘞!那小人就先谢谢爵爷了!小人名叫保宁,将来有的是机会伺候爵爷。”
“保宁?好名字,保天下安宁嘛!”柴安风复述了一遍这小黄门的名字,又道,“好了。你还是先传旨吧!要我跪下接旨吗?只是昨天我被歹人挟持,受了点伤,膝盖硬了怕是跪不下去哟!”
保宁立即答道:“不妨事的,不妨事的。小的听宫里的老公公嚼舌头,说爵爷按辈分,还是当今圣上的叔叔呢!身份这么贵重,哪还用跪?”
说罢,他便从身旁同他一道来的那小黄门手里取过圣旨,一边小心翼翼地展开,一边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