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个肥年了。
事情就这么顺利地开展了,看到王奎家里的火炕火墙这么暖和,当即几家有点家底的村民,就定下了盘火炕的单子,定金直接交了一贯钱。
一个火炕盘出来,一共收费三贯钱。
两天五个人的施工队,就可以盘一个火炕出来。
除掉工人的工钱一贯钱,王奎每铺炕能赚两贯钱,也算是不错的收益
当然,盘火炕的村民,夏兰已经准备好了契约,全部签了字才能跟着王奎干活赚钱,不能随意泄漏火炕的技术,否则那就告到官府赔钱。
真想自己单干的人,王奎和夏兰也不拦着,交三百两技术购买费,到时候送三套图纸,免费培训工人。
出师就可以做火炕施工队的包工头赚钱。
豆芽菜技术更加简单,但是想赚钱的姑娘媳妇们也签了协议,跟着夏兰在王家东厢房,摆上了一个个特殊的带排水网眼的菜盘子,豆芽菜的作坊就这么弄起来了。
这芽菜盘子,还是找村里一个木匠师傅定做的。
这豆芽菜技术简单,火炕烧热,保持室内温度,其他的就是让姑娘媳妇们分拣一下豆子、泡豆子,每天按时涮菜三四遍,这豆芽菜五六天就长大了。
生芽菜的工作很轻松,大家闲着的时候,还坐在暖烘烘的炕上做着刺绣聊着天,甭提多开心了。
王张氏这个冬天也不无聊了,有人陪着说个话,聊个天,日子也不难过。
这是她半辈子来,过得最开心的时候,以前老被人白眼,现在因为有个能干的闺女,这村里的姑娘媳妇们,哪个不高看她一眼?
就连婆家的那个刻薄的嫂子都巴结她呢,但是那种人她这辈子都不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