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的时候苛待王张氏和两个孩子,害得他断后的。
王奎可不会惯着他:“我们都分家了,户籍都是单独的,我认闺女给我养老,你管得到吗?”
王兰嘴角微扬,干爹还真的不含糊,维护自己的干闺女毫不示弱。
村里人都知道王厚什么德行,一个个开始帮腔了。
一个大婶心直口快,直接开怼“王老大,大奎好不容易有个闺女养老送终,你都不愿意?你要是不愿意,把你家的儿子过继给大奎顶门去。”
王厚一噎,强行辩解:“他不是认了个闺女吗?我有两个闺女,给他顶门不行吗?”
王奎更是满头黑线,他两个侄女都已经嫁人了,怎么顶门?再说了他也对这大哥看透了,绝对不会让他的任何一个孩子到他家顶门。
众人嗤笑,全部都戏谑的看着他。
大婶不屑的看着他:“你也不看看你前些年做的事情?要不是你们家苛待王张氏和两个孩子,大奎能断后了?你现在没脸没皮的,是不是还想要大奎的军饷?”
拄着拐杖的族老王启云,看着王厚就来气。
“有你这样的哥哥嫂嫂,大奎不要你的儿女顶门就是对的,别再那里反对了。就算你反对也没用,这是我们几个族老做了见证的,你和你爹娘反对也没用!”
再说了他和王张氏又不是真的没孩子,而是有一儿一女,但是他参军回来,发现自己的两个孩子夭折了。
后来从王张氏的嘴里,左邻右舍打听,才知道真相。
原来是哥哥嫂嫂苛待王张氏,父母对王张氏和两个孩子也不管不问,两个孩子生病都不愿意出钱,这才让孩子们没活下来夭折了。
王张氏伤心过度,也伤了身子,就算他回来了,再也要不了子嗣了。
这种仇恨,让他对父母和哥哥嫂子都恨透了,怎么可能还在乎他们?
这时候王厚提出要自己闺女顶门,摆明了现在还打着他拿回来的那几十两饷银。
几年时间,官府每年给他这个府兵都发了十两银子,要知道那几年,官府给他发的抚恤银子,全都在他娘那里。
结果他的孩子,却没钱治病夭折了。
这种哥嫂和父母,他王奎再也不会认了。
“好了,别吵吵了,王兰已经是王奎和王张氏的干女儿,谁也没权利阻止,县府衙门的户籍都下来了,你们老王家就少折腾。”
里正也看不上王厚这一家子,直接制止了他叽叽歪歪。
“今天除了让大家认识兰儿一下,再说两个事儿。”
“第一个事儿,是兰儿发明了一种火炕,她愿意成立一个施工队,让她干爹大奎,带着村里的老少爷们,给各家各户盘火炕赚点辛苦钱。想跟着赚点工钱的,就去大奎那里报名。”
里正冲着王奎点点头,王奎这才开口。
“我找的是肯吃苦的人,年龄不小于十五岁,不大于五十岁。一天工钱一百文,管一顿午饭,想来的爷们,等下去我们家报名。”
众人全部哗然,这虽然不知道是啥活儿,但是报酬真心高,平常出去做短工有个八十文钱一天就是高薪了。
“大奎,这火炕是个啥玩意?”
王奎:“待会儿想干活的人,去了我家,我带你们看了就知道了。”
里正再次压了压手。
“这第二件事,就是给你们这些娘们儿找点事情做,冬天让你们赚点体己钱,这事王兰来说。”
里正冲着夏兰点点头,夏兰这才说道:“我这里有种冬天种菜的技术,要是家里有女眷愿意冬天赚钱的想法,可以到我家去找我。女子岁数不得小于13岁,不得大于50岁,一天工钱八十文。”
众女眷面面相觑,还有这好事儿?那铁定得去。
冬天在家里最多就是纺线织布,刺绣,赚不了几个钱,还很辛苦,要是跟着王奎家的干闺女赚点钱,那可是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