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了。
好了,言归正传。
其实在古代还有很多这种方子,这种方法,只是大家心照不宣,都将其隐去了。
正像现在的中医黑一样,他总说你这个东西不标准,变动太大,不能统一。
其实不是,我们这个方子也是有严格的标准剂量要求,我们自然有我们自己的规矩,否则我们怎么能够随口乱说,3两,5两的这么用药呢?
只是我们的规矩不被现代科学认可,或许有一天我们的文化会真正的发扬光大,我们的的规矩也会变成标准一样。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来了一段话。
2003年7月号的《中国地理》杂志刊载了朱彤、朱时中撰写的另一篇文章,醒目的大标题是《中医——正在失落的文明》,刊有白发苍苍、手持银针的82岁老中医程莘农的彩色大照片,下边有这样一段话:“在科学的光环下,人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在人们印象里,它远离人类的理性,100年来,它在风风雨雨中默默却超然地凌驾于人间之上。但是,突然间它又出现在我们身边,在我们静静而深切地感受它时,发现在我们灵魂、血液的深处,更与它血脉相通。它,就是中医!一个也许行将从我们手中失落掉的伟大文明,届时留给后人的可能只是一个美丽的空壳。”
每次我半夜读这段话的时候,我都想哭。这种感觉或许只有真正热爱传统文化,又或者是传统行业的从业者才能体会的事情。
《中国中医药报》上曾刊登这样一篇报道,说的是有一个欧洲来的中医考察团,在中国转了一圈后发表了这样一篇感言,即:全世界都需要中医,但是不需要“西化式”的中医!
近年来,由于媒体发展,中医和西医的交融与碰撞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西医占有主流地位的社会里,中医也开始逐步的复兴。
但是即使这样,网络之上的中医黑也是层出不穷,有些人可能为了利益,有些人可能单纯为了好玩。
但是不管怎么样,希望中医越来越好。
第16章 医之秘在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