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都市言情>道医馆笔记> 第16章 医之秘在于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章 医之秘在于量(2 / 3)

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细心就看不到这一点了。

有人说,你这不是扯吗,这能有关系吗?

我可以直接的告诉你,必须有关系!而且有非常大的关系!

可能说起这个方子,大家太陌生了。

说一个耳熟能详的吧。

六味地黄丸。

一说这个词,大家就想起广告词。

九芝堂六味地黄丸,治肾亏不含糖。

六味地黄丸能够补肾阴,是一个滋阴治疗肾阴虚的方子。

最早呢,六味地黄丸是一个儿科的药,主要用来治疗这个小儿发育迟缓的这么一个问题。

确实这个药有益精填髓的功效。

但是为什么这个药要六味呢?

因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中医之中讲,肾脏,五行属水。

所以用六味药对应肾脏,用来补肾,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而且六味地黄丸这个方子,是用淡盐水送服,肾属水,本味是咸。所以用盐水送服,事半功倍。

而后呢,仲景书中有记载,崔氏八味丸。用来补肾气。

八味肾气丸,也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桂附地黄丸。

就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之上,加了一味肉桂,一味附子。

这两个药都是辛热的药。

如此一来此方有6味药,变为了8味药。

这样呢,药性完全转变了,本来滋肾阴的一个药,变成了助肾气的一个药。

为什么呢?

因为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八为木数,木曰曲直。

草木森森,代表的是阳气旺盛之意。

故此用八味药来助肾气。

而我们转头看去,肾气丸的服用方法是啥样呢?

用清酒送服。

酒是辛辣之品,能够大大提升人体阳气,如此利用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说道这里,我们就可以解释一下伤寒论之中的方子了。

例如桂枝汤,麻黄汤,为什么桂枝汤中桂枝用3两,麻黄汤之中麻黄用3两。

三两,三为木之数。

这些发汗的药物,为的就是通过提升阳气,打开人被风寒之邪堵塞的气脉,如此3即是提升阳气的位置和数理。

3是木,木在天地之间还有个属性,就是风。所以又对应风寒之邪。

现代还有一个学派,叫三两三医派,他们的很多用药的药量都是三两三。

说到这里,有些人就抬杠说,这不对。我整个石膏然后我用3两,你让他给我发发汗?祛祛风?或者我整3两冰块,你让他发发汗。

说到这里,就又不得不提起药性。

咱们上边讲的这些数理内容,一定是在药性的基础之上。

数理的规定,运行的规律,只能是在更合乎规矩之上的一个东西。

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

我有一个特别好的火锅底料配方,我告诉你它的配比。

然后你也配置了,之后你回来说我你这沙雕的火锅底料就是垃圾。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我发现,我们涮火锅,都是涮肉和菜,而你却用来涮屎。

不管我这个底料好或者不好,你煮的这个原料最起码得是能吃的吧!你本身就是一个不能吃的东西,去评判佐料的好坏,是不是有点蛮不讲理的意思?

所以同理,你要发汗,你就必须用发汗药,我只是说,你在发汗药的基础之上,这个量用到3两,是恰到好处的一个量,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不是说,你随便弄个什么东西,用3两,你就可以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