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火,可是此刻听了迎春所说,又见到迎春真诚的模样,不觉得火气竟然消散了不少。倒不是说他随便被人一哄就消了气,而是迎春在他心中,也算是有点儿见识的女子,不是那等只知风花雪月的闺阁之人。迎春夸奖的,也确实是皇帝颇为自得之处。两两相加,可见民间朝野确实将他登基以后的作为看在眼里。这样想来,不觉龙心大悦,看迎春越发觉得可怜可爱了。
“罢罢,朕说不过你。都这个时辰了,让他们传膳。你有什么爱吃的,尽管说来,让御膳房的去做。”
迎春实话实说,“皇上的御膳都是大师傅们做的,婢妾的见识短,没有吃过之前实在不知道自己爱吃什么。”
李虞闻言不由的笑出了声,“你呀,果然是个促狭的。也罢了。”转头对陈公公道,“你去御膳房传话,让他们今日务必拿出自己的拿手菜来,也让朕的贾婕妤尝尝看自己喜爱吃什么。”
迎春还没反应过来,陈公公已经躬身应是,转身出去安排吩咐,也不叫别人,叫了自己的小徒弟去传话。
小徒弟面露为难之色,“师傅,都这个时辰了,御膳房那边儿只怕菜都备齐了就等着皇爷传菜呢,这样一吩咐不是又要半天啊,肯定要拉着我叫苦。”
陈公公眼一翻,“皇爷吩咐了,还有他们叫苦的余地,你只管去吩咐就是。”
见小徒弟还是苦着一张脸,陈公公心中暗骂了一声蠢货,但到底还是耐着性子提点道:“皇爷的膳食,那些大师傅还有不拿出拿手菜的?今儿皇爷传膳晚,他们个个精的什么似的,只怕早就闻味儿不对了,你自管去,保证每道菜都是皇爷爱吃的。至于贾婕妤,她但凡有几分机灵,就只会挑着爱吃的说,半个不好都不会说的。”
小徒弟这才点头哈腰的一溜烟跑了。
陈公公看着小徒弟走远了,才扶了扶拂尘,慢慢的转过身来准备回去服侍,心中再一次感叹:这贾婕妤命还真是好呀!
介绍一下司礼监秉笔太监陈公公,大名陈小舟。同皇帝身边服侍的其他太监的名字,那什么信啊忠啊的相比,小舟这个名字气势上是差了一些,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敢背地里笑话。为什么?因为这个名字是当初还是五皇子的幼年皇帝亲自取的呗!
当然了,因为这个名字也太没有气势了些,大家当面还是要尊称陈太监一声陈公公的。
陈公公如今的职司乃是司礼监秉笔太监,这个职司若是在前朝那可了不得,是真正能够参与政事的。可是为着前朝闹出了阉宦乱政导致国运葬送,如今国朝虽然还设有二十四衙门,但把参与政事的权力都拿掉了,现在的二十四衙门纯粹就是一个服侍皇家的机构。
说这些是为了说明什么呢,那就是陈公公做到现在这个位置上,和才学可没有什么关系,那纯粹靠的就是对皇帝心思的揣摩。
皇帝今儿翻贾婕妤牌子的时候还是兴致挺好的,谁知偏偏之后白阁老过来送折子,里面有一封不知道什么内容的,引得皇帝垂询白阁老吏治。
等到白阁老奏对之后,见皇帝心情不好,陈公公不愿出头,便不着痕迹的提醒皇帝今儿还翻了贾婕妤的牌子,果然把皇帝引来了西暖阁。
在陈公公看来,贾婕妤只怕没有那个定力不出声,而只要她丁点儿动作点了皇爷的火,皇爷的火自然就朝她撒了,那他们这些做下人的自然也就没事儿了。就是贾婕妤后来知道了,她能不能再爬起来找他陈公公的麻烦还是另外一回事儿呢!
可没料到,贾婕妤虽然年纪轻,又是大家娇养出来的,居然定力颇高,硬生生的站了半个时辰没有出声,等皇爷回过神来,火已经消了三分,再看见人可怜见儿的一直站着,心也又软了三分。接着一通话说的正正好,恰恰消了皇爷的火气。
说实话,昨天陈公公或许还猜测迎春不知道到底是真的运气好,还是事先得了贾贵妃的提点,投了皇帝的缘法。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