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小肚鸡肠、睚眦必报,而以他这般的秉性,却做了问道之人,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且如今又做了一国的国师,自然在于他能见风使舵,又深谙溜须拍马之道,还有一点,那就是李火炉察人不明所致。如果说李火炉由于贪玩才看错了人,那么身为宰辅的王怀仁却是对向真国师看得明明白白,王怀仁在初次见到向真国师的时候便一眼看出此人善于曲意逢迎,万不能大用。因此他今日对向真国师闭关一年的反驳,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他的不满所致。但身为人臣,他又对向真国师没有办法,因为国师的任免只有国主才能行使,即使他王怀仁贵为群臣之首,却也拿国师无可奈何。而向真国师又一向善于揣测圣意,他深知只要拿捏住了李火炉,那么他的国师之位便确保无虞,正是由于看准了这一点,所以自打他上任国师以来,便一直拍国主的马屁,比如他目前所炼制的紫秘金丹,就是为了讨好李火炉。
此刻向真国师说道:“贫道所做,实在是为咱家主子考虑,也是为万民着想。那紫秘金丹,一旦炼成,服之可康身健体,延年益寿,于咱家主子是再好不过的仙家补品。而玄理真义,却正是匡扶人心、救万民于水火的法宝,不正合了相府大人的想法么。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晚个一年半载,到时岂不是有事半功倍之效?!”
向真国师说完,看了一下王怀仁,然后又望了一眼龙椅上的李火炉,打个礼便退到了一边。但他这一番话,倒把王怀仁噎在了那里,一时竟想不出怼他的话。王怀仁心里暗自嘀咕:这个向真,嘴皮子上倒还真有两把刷子,竟打着主子的名义来还击我,且最后还站在我的角度来考虑。
而此刻龙椅之上的李火炉在听完向真所言后,却不由得如释重负,不禁心生感激地望了向真国师一眼,然后自己低头想了一会,心里当下有了主意,便开口说道:“国师所言极是,当前盛世,国泰民安,什么真理,什么道义,可以暂缓个一年两年不打紧,而紫秘金丹,却是要抓紧,当然,若还需个一年半载,也不是不可以。身为人臣,自该为国为民排忧解难。而相府大人为国为民操劳,朕心甚慰,也甚为不忍。来人,赏赐相府大人宫廷佳酿两坛,以表朕心。”李火炉这番话,捎带着把前朝的功劳算在了自己头上,岂不说他才上任一年,单就整天埋头在酿酒作坊里面,如此的漫不经心,何来当前盛世?。还不是前朝国主,也就是他老爹的功绩。再者,他刚才的话中平和地默许了向真国师闭关一年的请求,但同时为了不失王怀仁的面子,便话锋一转,对其夸赞一番,然后又赏赐两坛美酒以作慰问,至于美酒,自然是他这个国主亲自酿下的,试问天底下有几人能喝到国主亲手酿下的美酒?!更为绝妙的是,通过赏赐,李火炉成功地避开了刚才王怀仁对他的指责,对他沉迷于酿酒一事只字不提,完全是忽略了过去。如此,大家皆大欢喜,从这一番话来看,不得不说李火炉还是聪明至极的。
果然王怀仁听闻至此,也只有跪地谢恩的份,而且此时此刻满堂之上并没有人追随他的意见,自己身单力孤,若再坚持反驳就是不自量力、不识抬举了。
众位大臣本来还想着看一出好戏的,却被李火炉三言两语给化解了过去,不免有点失落,但口中却只能齐声夸赞主子圣明,处事有方。看到诸臣再无事,李火炉赶紧让一旁的张公公宣布了退朝,然后慌不迭地走掉了,原来今天又到了他酿制的一批新酒开窖的时间,他早已经等不及了。
散朝之后,王怀仁抱着两坛恩赐的美酒最后一个慢悠悠地走出了大殿,他善意地谢绝了两个宫廷太监的协助,此刻他只想一个人走一走,一边走一边心事沉沉。对于新主子的三心二意,他作为首辅有必要在一旁以作提醒,而满朝之中也只有他可以有此资格,但不成想自己思谋了多日的劝谏却被国师向真和自家的主子李火炉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