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南巴部落> 第二章 朝堂交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朝堂交锋(2 / 4)

如今已是三朝元老,可见是遇到了识他的明君。等到上一任国主驾崩的时候,当时已是百官之首的王怀仁自然雷打不动地官居原位,并遵照先王的遗愿尽心尽力地辅佐新主李火炉。

因为官做得久,倒也有了自己的心得,又加上王怀仁一贯秉承以民为本的原则,而一国之事无非一个民生,所以国中大事到了他那里总能有个解决的办法。一直以来,朝中诸事李火炉都要依仗了王怀仁,对他的话自然也是言听计从,极少有反对的。

当下王怀仁说道:“如今四海升平,百姓安康,但观之举国上下,国库富饶有余却也耗费巨大,民众勤勉之外又有些许惰怠,皆是人心不够稳健所致,咱家主子......“王怀仁说到这里望了一眼龙椅上的李火炉,然后继续说道:”咱家主子虽然聪慧机敏,但却玩心甚重。因此,匡扶人心,引领大道真义,却是当务之急,如此态势之下国师却要闭关一年,只怕是确有不妥,还望国师以君为主,以民为本,不遗余力,宣扬天道,而陛下若因此而能够回归正统,是一国之福,更是万民之福。至于金丹的事情么......“王怀仁说到这里稍顿片刻,望了一眼国师和国主,又捋一把胡子道:“或可以日后再议......”

王怀仁的这番话,与其说是针对国师向真,但在坐于龙椅上的李火炉看来,却分明是针对他自己,所以顿时心里有点不愉快,但碍于他平时对王怀仁的倚重,且也了解他就是性子直了一些,而为国为民的衷心却是始终未改的,所以当下也不好发火。只是心里暗暗嘀咕:这个王怀仁,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自己也只是酿造个酒而已,满朝文武一直以来都不曾有人言语,更不曾有人当面提出过意见,但偏偏是这个王怀仁,身为百官之首,却于这早朝时分,在这朝堂之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如此明目张胆地提了出来,这分明是让自己下不来台嘛!

果然,此刻的朝堂上,众大臣听了王怀仁的一番话,一下子便鸦雀无声了,人人明白这是摸了老虎屁股了。自新主子上任一年多以来,除了早朝必须参加以外,大多数的时间都把自己泡在了那个酿酒作坊里,为此,不仅疏远了后宫嫔妃,也忽略了江山社稷,长此以往下去,不仅国之神器将后继无人,就连李氏王朝历代的基业只怕也将毁于一旦。但大臣们担忧归担忧,却并没有人挺身而出,只是私下里在互相观望着,虽然人人都知道,早晚会有人站出来,但谁都不想做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心直则口快,这不,今天我们这位心忧天下的宰辅便第一个站了出来,终于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此刻的大殿之上,众大臣各怀各的心事,有的抬头望着天,有的低头看着地,显得神色颇为凝重的样子,其实心里却都在等着看一场好戏。

龙椅之上的李火炉,此刻双眼圆睁,脸色难看,盯视着堂下的一干臣子,却不见有人出来打圆场。

安静了片刻之后,还是那向真国师又说话了。这个向真国师,此刻身着一身黄色黑边的道袍,约摸五十几岁的样子,不过我们以后再说他的渊源,此处只说他几年前因凭着几样障眼法的雕虫小技,瞒过了国主和众位大臣的眼睛,轻易地从一个小道观入主国中最大的三清观做了观中参事,后来凭着自己的会来事,一步步高升到了观主,又到了后来,他向新任国主李火炉献上了一件异宝,引得国主龙颜大悦,因此于去年一跃成为了一国的国师。乌凉国的国师,因着当年提了修建摘星殿的建议,所以颇受历代国主的信任,连带后来的历代国师也都备受尊崇。那国师一职,本就是个虚职,日常所做,无非是清修打坐,传道诵经,所以日常的起居仍在三清观,只有在特殊的日子里,才会为天下做那风水堪舆、祈天求福之事。

要说这向真国师,手段倒是有几分,只是为人却是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