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使,但其实厢指挥使和指挥副使的地位不如长史,可以说长史一职算得上禁军中地位和级别最高的文职。作为运输粮草的后厢,其指挥使和指挥副使实际上也要受长史制约。
长史管理整个禁军后勤,手上自然不止一人,手下还有录事参军事二人、仓曹参军事四人等诸多属官。前者为从七品上职位,后者为正八品上职位,无论是职级和人数,都与之前的禁军有很大的区别。
主要还是人的原因。
如今的禁军编制很大,按照李柷设立的编制,一支禁军便是两万五千人。这样一来,原本禁军的那些人员编制就有些不适用,很多属官需要增加。
但无论怎么变,都无法改变长史在禁军中的地位———实际上的第四把手,仅次于大将军和两名将军。
骑在骏马上的氏叔琮听到张琛所言,不禁笑道,“若是惶恐
不已,说明这昭义做了对不起圣上之事,否则为何惶恐?”
“招讨使,属下倒是听说昭义私自扩充的军队,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一旁的将军忍不住开口道出一个小道消息。
“哦?阎将军怎么得知这个小道消息的?”氏叔琮看着这阎宝好奇打量着对方。
阎宝原本是朱瑾麾下大将,后朱瑾战败南逃至淮南,阎宝便和胡规、康怀英投靠了朱温,逐渐成为朱温手下大将,也算是跟葛从周、丁会齐名的人物。
不过之前被唐军俘获,虽说没有被处死,但也一直关着。
李存勖得知后,倒是想用他,结果正好遇到跟李柷彻底撕破脸,然后李存勖彻底完蛋,就没人想起阎宝的事。
但跑肯定是跑不了的。
氏叔琮却是知道阎宝的能力,所以在平定晋王谋逆后,找了个机会向李柷保举阎宝,这位降将这才被任命为左神威军将军,协助氏叔琮指挥左神威军。
与阎宝同期的氏叔琮、丁会等人都成了李唐的大将,一个是大同节度使,坐镇边关;一个是枢密院副使、禁军大将军,而阎宝还是靠氏叔琮的保举才能出任一个禁军将军。
这也没法,阎宝是降将,李柷也怀疑其忠心。其实李柷之前就知道阎宝被俘获,但当时李存勖看好对方,他自然不会去提拔阎宝。
李存勖伏诛后,他也有意晾着对方,恰逢氏叔琮保举,他这才顺水推舟,让其出任左神威军将军。
这也算是敲打对方,不然不知道在这大唐,谁才是老大。
好在氏叔琮平时在枢密院还有不少事务,左神威军大多时候都是阎宝在协助管理,名义上是个将军,实际上行的是大将军之权。
氏叔琮迟早是要卸任禁军大将军的,在几位亲信都有好出路的情况下,他自然得选一人带好左神威军。若是圣上有其他打算,自然另说。
阎宝笑着解释道,“之前在太原时听几位熟人说的,也不知道真假。”
氏叔琮看了一眼阎宝,也没去追问那几位熟人是何方神圣。
对于昭义扩军一事,氏叔琮也知道,但这是圣上告诉他的,让他想办法趁着这次攻打河阳,把昭义的军队削弱一部分。
如何个削弱法,圣上却是没说。
可以是让其跟梁军拼个两败俱伤,也可以是派人夺了这一万昭义军的领兵之权。
“若真
如阎将军所说,那这次本使还真的看看这昭义到底想干什么。”氏叔琮淡淡道。
“招讨使放心,就算是昭义想要作乱,就凭这一万五千左神威军,末将就有信心平了他这几万昭义军队。
要是李嗣昭在世,末将倒没这底气;可李继韬跟其父相差太大,末将观他难成大事。
要以末将的意思,直接趁着这次机会,大军开进城,直接攻入节度使府,抓了李继韬去太原。”阎宝也憋着一股气。
他自忖不输于丁会、氏叔琮,如今却平白矮上一截,心中也很憋屈。他也知道自己是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