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从天上请到地上”,《周易》关心的是社会政治问题,而不是上帝(即“天命”)的问题。
《周易》里的“有孚”(或“孚”),是“君子”以爱治国的政治核心。
我们现把《周易》一书里有关“孚”说列引如下:
1.《需》:“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2.《讼》:“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
3.《比》:“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
4.《小畜》:“有孚,血去惕出,无咎。有孚挛如,富以其邻。”
5.《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6.《大有》:“厥孚交如威如,吉。”
7.《随》:“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孚于嘉,吉。”
8.《观》:“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
9.《坎》:“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
10.《大壮》:“壮于趾,征凶。有孚,贞吉。”
11.《家人》:“有孚威如,终吉。”
12.《睽》:“睽孤,遇无夫,交孚。厉,无咎。”cascoo.net
13.《解》:“解而拇,朋至斯孚。君子维有解,吉,有孚于小人。”
14.《损》:“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
15.《益》:“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16.《夬》:“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
《萃》:“有孚不终,乃乱乃萃,若号,一握为笑,勿恤,往无昝。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禴。”
“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贞,悔亡。”
18、《升》:“孚乃利用禴,无咎。”
19、《井》:“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20、《革》“革,已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
“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悔亡,有孚改命,吉。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21、《丰》:“丰其蔀,日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
22、《兑》:“孚于剥,有厉”;“孚兑,吉。”
23、《中孚》:“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有孚挛如,无咎。”
24、《未济》:“君子之光,有孚吉。有孚于钦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25、《姤》:“系于金柅,贞吉,有攸往,见凶。赢豖孚蹢躅。”
26、《晋》:“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
《周易》一书共有64篇文章,而其中有26篇文章中共有42个“孚”字出现。远比“君子”一词出现的次数之多。这说明《周易》里的“孚”是《周易》作者构建的一个政治理念,即民本理念。《周易》里的“君子”与“有孚”则是一对政治概念。“君子”是安邦治国的主体,而“有孚”则是主体施政的具体内容。
我们通过这26篇42处涉及的“有孚”(《周易》里“有孚”一词出现最多,其次是“孚”,“其孚”,“厥孚”,但均体现的是“有孚”思想)之论。完全表现了作者构建出一种新的政治理念。若坚持“有孚”,其判词都是吉或元吉;若违背了“有孚”则是咎或凶,说明“有孚”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政治理念。
我们在前面已举例“孚”字出现在《尚书》中的“西周书”里,以及《诗》里。而“孚”字传统的解释为“诚信”。包括现代学者也把《周易》里的“孚”字,一般译为诚信。那么《周易》里的“孚”到底是何意呢?我们先从“孚”字的含义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