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周易哲学解读> 《易学评论》(四十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易学评论》(四十七)(3 / 4)

六五:黄裳,元吉。

干宝曰:阴气在五,九月之时,自剥来也。剥者,反常道也。黄,中之色。裳,下之饰。元,善之长也。中美能黄,上美为元,下美则裳。阴登於五,柔居尊位,若成昭之主,周霍之臣也。百官总已,专断万机,虽情体信顺,而貌近僣疑,周公其犹病诸。言必忠信,行必笃敬,然后可以取信於神明,无尤於四海也。故曰『黄裳,元吉』也

上六:龙战於野,

干宝曰:阴在上六,十月之时也。爻终於酉,而卦成於乾。乾体纯刚,不堪阴盛,故曰龙战。戌亥,乾之都也,故称龙焉。阴德过度,以逼乾战。郭外曰郊,郊外曰野。坤位未申之维,而气溢酉戌之间,故曰於野。未离阴类,故曰血。阴阳色杂,故曰玄黄。言阴阳离则异气,合则同功。君臣夫妻,其义一也。故文王之忠於殷,抑参二之强,以事独夫之纣。盖欲弥缝其阙。而匡救其恶,以祈殷命,以济生民也。纣遂长恶不悛,天命殛之。是以至於武王,遂有牧野之事,是其义也。

用六:利永贞。

干宝曰:阴体其顺,臣守其柔。所以秉义之和,履贞之干。唯有推变,终归於正。是周公始於负扆南面,以光王道,卒於复子明辟,以终臣节,故曰利永贞也。”

我们看干宝对《坤》里的所谓卦画与辞解释,首先以阴阳之说,以《坤》符号为阴而联系到”妇德之常,故称元”的说法。又以《易传·系辞》里”阴阳合德”之说,引出“与乾合德,故称亨”的说法。再通过阴阳、取象之说,对”利牝马之贞”进行一番解释。虽然看似干宝对《坤》里的卦辞”坤,元亨,利牝马之贞”,进行了一番有理有据的解释,但那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恐怕通过其解释也不会明白。

干宝在对《坤》卦初爻及爻辞的解释,是个以简变繁的说法。本没那么繁杂的一句话,就是一句喻意,可干宝解释的如此复杂,让读者不是便于读懂,而是更加玄虚神秘了。

此解释里说的“重阴,故称六。刚柔相推,故生变。占变,故有爻。”《系》曰:爻者,言乎变者也”。故”《易系辞》”皆称九、六也。阳数奇,阴数偶,是以《乾》用一也。《坤》用二也”,是通过《坤》符号全为阴画上的说法,并引经据典(《系辞传》)来说明阴阳符号的用法来历,即”九·六”和《乾》卦用阳(一),《坤》卦用阴(二)的说法。

而此处解释所出现的“刚柔相推,故生变。占变,故有爻”说法,无疑说明干宝是把”卦爻”当成占筮之说了,虽然干宝主要以象数去附会今本《周易》的义理,但此处说法,无疑说明干宝对今本《周易》做为占筮一项之功用的认可,也说明所继承汉象数易学者,无疑又是亦筮亦理地看待今本《周易》,并不以象数义理去释《周易》,就排除他们不把今本《周易》当卜筮之书看待了,那样认为就错了。

而对《坤》卦初爻所解释中的后段说法已然是通过”十二月卦”里的《姤》卦代表月份的说法,而对”履霜,坚冰至”这所谓爻辞的一番附会。

而干宝对《坤》卦里其它爻辞诸说,也就不必再解读与评说,由读者自已阅读欣赏了。

我们还是再看干宝对今本《周易》筮术观点认识。

看干宝对《比》卦的卦与辞的解释:“()比、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干宝曰:比者,坤之归魂也。亦世于七月,而息来在已。去阴居阳,承乾之命,义与师同也。原,卜也。《周礼》三卜,一曰原兆。坤德变化,反归其所,四方既同,万国既亲,故曰“比吉”。考之蓍龟,以谋王业,大相东土,卜惟洛食,遂乃定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德善长于兆民,戬禄永于被业,故曰“原筮元永贞”。逆取顺守。居安如危,故曰“无咎”。天下归德,不唯一方,故曰“不宁方来”。后服之夫,违夭失人,必灾其身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