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在咸阳发号施令,行使最高权力,在强大武力的震慑下,无人敢于提出异议。项羽大人成就感爆满,意气风发之际派人回彭城向楚怀王报告入关破秦的情况,并请示以后怎么办。
大家都很诧异,这不像项羽的行事作风,竟然请示汇报。
大家不要误会,项羽的行事作风一直没有变,他做出的决定不容更改。不过他也是懂礼貌的青年,虽然现在的我羽翼丰满,我还是装出尊敬你的样子,希望你按照我想的那样去表态。
项羽,你在巨鹿大战破釜沉舟,歼灭秦军主力,如此劳苦功高,我都忍不住给您竖起大拇指,就按照你的意思,马上去办。
你办事,我放心。
正沉迷于自己的想象不可自拔,现实的楚怀王给了项羽当头一棒,醒醒吧,不是你强就什么都依你,怀王我的意见是:
“按原来约定的办。”
楚怀王有骨气,也有点傻,没有清醒认识到自己的位置怎么来的,也不权衡自己跟项羽的差距,还想过河拆桥踹了项羽。
此时此刻,不站在项羽的角度考虑问题,行不通。
楚怀王这个意见,只要项羽不是傻子,肯定不会同意。
承认怀王之约,就是承认七国复立、王政复兴的既有天下秩序。在这个天下秩序下,楚怀王熊心、赵王赵歇、齐王田巿、魏王魏豹、韩王韩成、燕王韩广,再加上新的秦王刘邦,几乎将天下的权益收揽干净,没其他人什么事了,大家都洗洗睡吧。
熊心是老大,其他六人论资排辈。
如果顺从这个天下秩序,项羽和各国将领都将回到各自的国家去做将军,讨封求赏,任人宰割,这是根本不可能接受的。
早知会有这样的结果,当初还干个屁。
项羽清楚明白自己的处境,如今的自己,功高不仅震主,早已震动天下,天下之大,已经没有可以行赏之主了。至于楚怀王,从来不信任自己,自己也从来没有将怀王放在眼里,无赏之功互相警惕戒备,终有决裂的时候,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进一步主宰天下,退一步死无葬身之地。
晚一点决裂,还不如现在就决裂。
怀王出乎意料的举动,因循守旧,根本不符合现实的需要,气得项羽暴跳如雷。怀王又雄起一回,就是不如你项羽的意。
不过遗憾的是,此时项羽已不是之前势单力薄的项羽。经过一系列艰苦卓著的奋斗,项羽威震天下,无人敢于表现不服。
就是我们的男一号刘邦,拥兵10万的第二大军阀,在强大的项羽面前,也只能低眉顺眼,怀王的强硬态度,已无济于事。
没见过这么弱智的楚王,无比强大的我,向毫无实力的你请示汇报,所有人都知道我只是做做样子,给脸不要脸是不?
楚怀王不给面子,惹得项羽怨气冲天。
项羽怨恨怀王暗箱操作,当初不让他和刘邦一起西进入关,却派自己到北边去救赵,还不拜自己做主将,派宋义压制恶心自己,结果没能率先入关,落在刘邦之后,搞得很是被动。
回忆从前的种种不公,项羽怒火中烧。
现在楚怀王又不按照自己拟办意见,坚持“先入关中者为王”的错误方针,是不是要把我项羽惹恼了,怀王你才知道痛。
怀王你不同意,无所谓,乱世英雄出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远在千里之外的我,大家都服服帖帖,一脚踢开你,自己来干。
毫无实力的楚怀王,项羽可以视而不见。
跟随入关的实力派,项羽却不能熟视无睹。
因为毫无实力,只能发发牢骚;而这些入关的实力派,都是有兵有枪的草头王,性格又很激进,一言不合就能兵戎相见。
项羽决定,废弃怀王之约,否认既定的天下秩序,由自己主宰,按照论功行赏的原则,重新分割天下,建立新的统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