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都市言情>茶遇江湖> 第十章 职场百态:乌龙茶之不可思议:水金龟(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章 职场百态:乌龙茶之不可思议:水金龟(一)(1 / 3)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亚圣卢仝的《走笔谢梦谏议寄新茶》,把品茶的清新,饮茶的愉悦写的很是灵动”,茶宝上午一进店,就闻到茶香,看到一言正端着品茗杯站在窗口望向室外,若有所思的诵“七碗诗”,笑问:今日很有雅兴啊。

一言回身给茶宝也斟了杯茶递过去,一边略带不解神情的说:我在思考,在现今中国文化自信的复兴历程中,茶文化这样悠远流长,有着深厚底蕴和有益身心的东西,不是应如唐宋般,出现国人竞相饮茶、对外文化输出的繁荣和兴盛么,为什么现在看来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并不尽人意,是出现了什么问题、困难和阻碍么?

茶宝:好问题。其实很多爱茶人也思考过讨论过,这真不是一盏茶的功夫可以说清楚的。作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咖啡,可可)之一,茶承载的历史和文化非常厚重,不仅有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经济层面、文化层面的诸多因素和维度,还跟宗教,艺术,人文地理等紧密相关。跟茶有关的任何一面拿出来,都有很多可深度研究的空间,如种茶、制茶、饮茶、茶具、茶礼、茶工、茶俗、茶联、茶艺、茶道、茶诗等,无一不是精彩纷呈,变化万象。所以茶本身是极其包容的,文人品茶,六艺(书画、诗词、音乐、焚香、花艺、棋艺)助兴,是茶雅的一面;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是茶,是茶俗和生活的一面。茶无上品,适口为珍,雅俗共赏,各得其乐,是我心中真正的茶文化。当然对于茶这样深沉悠久的文化,自然也是千人千面的认知看法,任何人也没资格简单定义它。但我坚信好的东西一定不会被埋没,茶文化去除浮华返璞归真之后,一定会有回甘悠长九九归一的一日,因为茶从来就是如此,低调不张扬,从容和缓的步步深入人心,便再也不会离开,所以,茶文化的再次兴盛只是时间问题……

两人刚深入话题,就被一个冷清疏远的声音打断了:打扰了。望向门口,一个中年男子,冷静克制理性严谨的模样,个子不高,厚厚的眼镜,看不出情绪,走进店来。

他拿了一袋牛皮锡纸包装的茶叶,看了眼两人,径直递给茶宝,说:你好,想请掌柜的帮我鉴款茶。

茶宝仔细看来,茶叶还是密封状态,纸袋一面上有标签,标注着:采制:辛丑皋月;净重120g,水金龟。另外一面,标注着这款茶的名字:归叶;竖排有一联文字:“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有点意思,茶宝想。

“这应该是一个善茶的人,自己分袋包装收藏的茶叶”,茶宝一边引这位自称“万荏”的先生走进茶室,一边说。

剪开袋子,用茶匙取出茶叶放在茶荷上,只见干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墨绿带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清澈,香气幽长清远似梅花香,滋味甘醇浓厚润滑爽口,叶底肥厚匀齐,红边带朱砂色。

“水金龟,半发酵茶,武夷岩茶四大名枞之一,因树皮呈灰白色,枝条略弯曲,叶长圆形、翠绿色、有光泽,宛若金龟,故此得名。其因产权归属的公案扬名于清末,颇为有趣。据林馥泉记载:“此茶原系天心庙产,植于杜葛寨下,一日大雨倾盆,峰顶茶园边岸坍塌,此茶被水冲至牛栏坑头之半岩凹处,兰谷山主于是处凿石设阶砌筑石围,壅土以蓄之……闻民国八、九年间,磊石寺(其时兰谷系属磊石寺)与天心寺双方费金数千,也曾一度严重之公堂讼涉,后公判因树非人之盗窃,实系天然力所造成,归判兰谷所有。

施棱曾对此慨叹并题字“不可思议”,刻于山崖之侧以记之,现今只有少量繁育,这款特级茶,且喝且珍惜”,茶宝又给万荏斟了一杯。

万荏严肃消瘦的脸上不见任何表情,听完只是静寂的思考着,过了有一会,一旁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