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抬头看向众人:“我已经让锦衣卫查这几条线。但不能等查实才行动。必须提前布防。”
陈砚问:“您打算怎么做?”
“三点。”李瑶语气平稳,“第一,加强城门盘查,所有进出人员重新登记,尤其是携带工具、油料者;第二,派兵驻守官仓、水闸、刑狱等要害,夜间加倍巡防;第三,暂停民间大型集会,防止有人借机煽动。”
她顿了顿:“另外,我要写一份简报,直接呈给父亲。”
文书官立刻铺纸磨墨。她提笔写下标题:《叛乱残余反扑预判书》。内容简洁明了,先列证据,再推结论,最后提出应对建议。关键信息用密码标注,只有李震、李骁和李毅能解。
写完后,她吹干墨迹,折好封入特制信筒。命亲信侍卫即刻送往皇宫,并叮嘱:“亲手交到陛下手中,不得经他人之手。”
陈砚看着她做完这一切,忍不住问:“万一我们想错了呢?要是他们真的只是逃散,这么严防会不会扰民?”
李瑶看着窗外渐亮的天色,声音很轻:“可以扰民。不能乱局。”
她回头看向地图,目光再次落在都城圈记的位置。那个红圈已经被她画了三层,最里面一圈,标着“皇宫”。
“胜利的时候,最容易松懈。”她说,“他们也知道这一点。”
陈砚沉默许久,终于点头:“我这就回去拟一份城防调度方案,半个时辰内送到您案上。”
其他谋士陆续退出。书房重归安静。炭笔还在手中,她低头继续查看边报,一行小字引起注意——“昨夜,南门守卒发现一名乞丐形迹可疑,搜出身藏短刃,自称来自铜岭。”
她立刻提笔在纸上写下:“铜岭未降者仍有组织活动能力,需确认是否为孤立个案。”
正要下令追查,门外又传来急促脚步声。
一名锦衣卫快步进来,双手呈上一封密信:“李指挥使加急传书,属下不敢耽搁,立刻送来。”
李瑶接过信,拆开扫视一眼,脸色微变。
“三日前被捕的叛军官吏,昨夜在狱中暴毙,死因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