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婉站起身,走到墙边挂起的一张大图前。那是她亲手画的安置区域分布图,标着几个重灾区的名字。
“我提三个目标。”她说,“安身、安口、安业。房子要有,饭要有,活路也要有。这叫‘三安计划’。你们各自回去拟细则,三天内交到我这里。”
周明远迟疑道:“可各部门之间……未必能配合得上。”
“那就设特使。”苏婉转身,“由我牵头,跨司调度。谁不交方案,谁耽误进度,名字记下来,统一报给陛下。”
气氛一下子静了下来。
陈立终于点头:“若是夫人亲自督办,工部这边……我可以先调一批匠人预备着。”
“农政司也能列出可用荒地名录。”赵承恩说,“再派人去各州摸底,看看哪些村子还能恢复。”
周明远叹了口气:“户部可以做个临时账册,专用于战后拨付,等胜局明朗再走正式流程。”
苏婉笑了下,没说什么感谢的话,只拿出一张表递过去:“这是初步分工,你们看看有没有遗漏。”
三人围上前查看。
这时,小吏抱着一叠纸回来了,是医署送来的防疫药材清单。苏婉接过来翻看,发现其中有几味药存量不足。
“黄芩少了两百斤。”她说,“通知药坊,今晚加炼一批,明早入库。另外,所有安置点必须配发驱疫香包,每人一个,不能省。”
小吏记下。
她又补充:“伤兵转运路线也要划出来。战场离得远,重伤员不能拖。沿途设三个临时医棚,备足止血散和接骨膏。”
赵承恩忍不住问:“这些也都算在安置里?”
“当然。”苏婉看着他,“人活着,才需要房子和田。要是连命都保不住,谈什么重建?”
众人沉默。
外面天色已全黑,议事厅里的油灯亮了起来。
苏婉把最后一页纸填完,合上本子。“今天就到这里。明天上午,我要看到你们各自的草案。若有难处,直接来找我,不必层层上报。”
三人起身告辞。
她没留太久,自己也收拾东西准备走。可刚走到门口,想到什么,又折返回去。
“把那份规划再抄一份。”她对小吏说,“送到禁军医营那边,让主管提前准备。”
小吏应下。
她站在灯下,重新翻开药材清单,用笔圈出几种急需补货的药材,写下调配数量。写完后,又看了一遍整体安排,确认没有漏掉关键环节。
外面传来更鼓声,已是戌时三刻。
她把笔放下,揉了揉手腕。这一天说了太多话,做了太多决定,但她知道这才刚开始。
真正的难处,还在后头。
她叫来一名随从,低声交代了几句。对方点头离去,应该是去联系城外的药材仓库。
她自己则回到东阁,在原位坐下。灯芯爆了个小火花,她伸手拨了下。
桌上还放着那份没送出去的原件。她拿起来,翻到最后一页,在空白处添了一行小字:
“兵可胜,国可兴,唯民心易失。未战先谋,非为防乱,实为守人。”
写完,她吹熄了灯。
黑暗中,她没有起身,也没有闭眼,只是静静坐着。
远处传来一声犬吠,又被夜风压了下去。
她的手指轻轻敲在桌沿,像在计算时间。
忽然,门外脚步声急促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