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他们若察觉风声,提前串供、销毁证据怎么办?”
“那就让他们以为我们还没动。”李毅嘴角微压,“第一批名单不从官场选,而是由平民推举。五人由政事堂提名,另五人来自各地投书推荐,经核实后录用。这样既能避开户部旧脉,也能让百姓觉得这事与他们有关。”
李瑶迅速记录下来。“双轨推选,增强公信力。回头我把流程写进章程。”
苏婉起身:“我这就回医署,挑几个信得过的医师,安排一次秘密集训。教他们如何记录线索,怎样保护自己。”
“记住。”李毅忽然抬头,“所有稽查结果,不论大小,一律直报政事堂。不经任何中间环节。铜箱投书也是如此,每日专人开启,当场密封送递。”
“三不原则。”李震总结,“不受地方调遣,不涉具体行政,不经中间转递。这条路一旦打通,谁也拦不住真相上来。”
李毅点头,收起地图。他走到角落的木箱前,打开锁扣,取出一只灰布包裹的匣子。掀开外层,里面是一块刻有龙纹的青铜令牌,正面写着“察”字,背面阴刻一行小字:“奉旨稽查,百官回避”。
这是乾坤万象匣中新生成的信物。
他将令牌握在手中,冰凉的金属贴着掌心。这不是荣耀,是刀刃出鞘的第一声轻响。
“明日我就出发。”他对李震说,“先去青州,走驿道旁的小路,不打旗号。”
“路上小心。”苏婉低声提醒。
“我会。”李毅应道,转身走向门外。
政事堂外天色已暗,廊下灯笼依次点亮。他站在台阶上,望着远处城墙上巡逻的火光,久久未动。
片刻后,他折返回堂内,从袖中取出一本薄册,放在李瑶面前。“这是我拟的首批监察路线图。三人组分别走东、中、西线,每五日传一次密报。用新编的密码,只有你能解。”
李瑶翻开一看,纸页上全是密密麻麻的符号与标记,夹杂着地形简图与时间节点。她点点头:“交给我。”
李毅最后看了一眼众人,转身离去。
李震坐在原位,拿起那份《察院章程》,逐行细读。火光跳动,照得纸面微颤。
赵德低声道:“这一招下去,多少人夜里睡不安稳。”
“该睡不安稳的,本来就不是好人。”李震合上文书,“我们不怕他们怕,就怕没人怕。”
夜风穿廊而入,吹熄了角落一支蜡烛。
李瑶正将路线图卷起,忽觉指尖一凉。她低头看去,墨迹未干,在纸上晕开一小片模糊的痕迹,像一道刚刚划破的口子。
她没擦,任它留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