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第519章 民心所向:檄文的效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9章 民心所向:檄文的效应(1 / 2)

四更刚过,屋内油灯未点,李毅的手指在铜哨表面缓缓划过。他将哨子放入乾坤万象匣的通讯槽,一道微光闪过,密报已发:“内应稳定,信号待发。”匣中玉符随即亮起,李瑶的声音传入耳中:“帝都南市三处书肆出现手抄檄文,流民口述内容与我们投放版本一致。”

李瑶坐在北方联络站的案前,面前摊着数十张情报简报。她指尖快速翻动纸页,目光扫过每一处标注地点与传播路径。三日内,檄文残页从茶楼传到驿站,从城东药铺蔓延至西坊米行。有人悄悄张贴,有人低声诵读,更多人默记于心,转述给邻里。

“加大推送。”她对身旁传令兵道,“简化版全文,附带语音誊录本,今晨之前送进二十个暗桩据点。”

传令兵领命而去。李瑶又调出家族共享频道,将张远府中“莫回头”的梦呓记录归档,并标记为“情绪波动一级预警”。她没有多言,只在指令末尾加了一句:“明日接头取消,改为单向传递。”

天还未亮,菜市口已有挑担小贩摆开摊子。一名老农蹲在角落,从怀里掏出半张纸,正欲展看,巡街番子突然冲来,一把夺过撕碎。老人被推倒在地,粗布外衫沾了泥水。围观人群屏息后退,无人敢上前。

就在这时,一个七八岁孩童弯腰拾起碎片,拼在一起,大声念道:“苛税如刀,割肉饲虎;宦官弄权,蔽日遮天!”

声音稚嫩,却字字清晰。四周一片寂静,连番子也愣住片刻。那孩子并不怯场,继续念:“百姓无罪,何以受戮?将士效命,反遭猜忌!”话音未落,已被母亲急忙捂住嘴拖走。

可这话已钻进许多人心里。

苏婉背着药箱穿行在流民营中。她换了身旧衣,头上包着灰布巾,像个寻常医婆。一处破棚前,几个妇人正围坐取暖。她蹲下身,打开药包,取出几包止咳散分发。

“这药不贵,但能救命。”她说,“若有人愿意减赋税、开仓放粮,你们信不信他能办到?”

一名男子抬头,眼里泛红:“谁肯为我们说话?官府只知催租,去年我家两亩地收成不够交三成税。”

“可若有这样的人呢?”苏婉轻声问。

众人沉默片刻,一个老妇颤声道:“我信。只要他真做实事,我就算跪着也要去皇城外喊一声公道。”

苏婉点头,没再多说。她起身走向下一个帐篷,身后却传来低语:“刚才那话……像极了街上流传的檄文。”

消息像风一样刮过街巷。到了辰时,南市几家书塾的学生聚在街头,手里拿着誊抄的檄文全文。一名年轻学子站在石阶上朗读,越念声音越高。周围百姓渐渐围拢,有人跟着念出声,有人默默流泪。

东厂番子赶来驱散,砸了书案,抓走三人。可人群散得慢,有人转身便在墙上用炭笔写下“清君侧”三个大字。

与此同时,一家客栈二楼,赵德伏案疾书。纸上墨迹未干,是一篇《辨伪书》。他写道:“或言此檄出于蛮夷之手,欲乱我社稷。然观其辞义,皆为民请命,痛斥贪腐,何曾鼓动屠戮?利民者为忠,害民者为奸,岂以出处定是非?”

写毕,他吹干纸页,交给等候多时的小厮:“送去五家书院,不要留名。”

这篇文字很快在士林中传开。有学子拍案叫绝,称其“直指根本”;也有保守儒生冷笑,说这是“为叛军张目”。但不可否认的是,越来越多寒门子弟开始公开议论朝政,质疑曹瑾专权。

午后,北境前线军营。

李骁正在查看地图,一名传令兵快步走入,递上一只蜡丸。他捏碎封壳,抽出细绢,扫了一眼,嘴角微扬。

“念。”他对副将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