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第289章 御前辩论,皇帝妥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9章 御前辩论,皇帝妥协(1 / 3)

烛火在铜鹤灯台上跳了一下,李瑶将《盐铁论》轻轻合拢,夹在奏匣底层。她指尖拂过血书残页的边缘,那上面的指印已经干涸发暗,却依旧压着分量。内侍站在门侧,袖手低眉,声音压得极轻:“陛下还未传膳,今日朝会拖得久,你且再等等。”

她点头,不动声色地将奏匣往前推了半寸。匣中三物静置:一袋灵米用油纸包好,谷粒饱满泛青;联名书缩成三寸长卷,只留三十六村首姓并印;最下是李震亲笔《边防八策》摘要,墨迹沉实,字字如钉。

半个时辰前,她刚从驿馆出来,一路步行至此。宫门守卫没拦她,西角门那名收过蜡丸的守卫甚至低头避开了视线。她知道,有些话已经传进去了——不是靠密信,而是靠城外那几十个举着布条的流民,靠他们喊出的“留李侯”,靠那一幅幅血书在坊间传抄。

殿内传来瓷器轻碰声,接着是脚步。

帘子掀开,内侍躬身:“陛下召见。”

李瑶提匣入内。

御书房不大,陈设简朴。雍灵帝坐在案后,未着龙袍,只穿一件素青常服,脸色有些发沉。他抬眼看了她一眼,目光落在她手中的匣子上。

“你就是李震的女儿?”

“民女李瑶,叩见陛下。”她跪下行礼,动作不疾不徐,将奏匣置于身前。

“你父亲抗旨不遵,你却亲自来京,不怕朕治你一个同谋之罪?”

“民女不是来辩抗旨的。”她抬头,声音平稳,“是来呈实情的。”

雍灵帝冷笑:“实情?你爹坐拥豫州,兵强马壮,百姓只知有李侯,不知有朝廷。如今朕调他入京,他推三阻四,你还敢说他是呈实情?”

“若豫州乱了,陛下以为,是谁最先得利?”她没回避,反而迎着他的目光,“楚南残部未灭,北境蛮族已聚,若李侯一走,边境空虚,新政中断,百姓断粮,不出三月,必有大乱。那时,外敌南下,内民揭竿,朝廷拿什么挡?”

雍灵帝眯起眼:“你是在威胁朕?”

“民女是在问陛下——您要的是一个听话的户部尚书,还是一个安稳的天下?”

殿内静了一瞬。

烛火又跳了下,映在雍灵帝脸上,划出一道阴影。他没动怒,反而缓缓靠向椅背,手指在案上轻敲两下。

“你说你爹不能走,可朕若不准,你待如何?”

她没立刻回答。

她从奏匣中取出那袋灵米,解开油纸,倒出一把,摊在掌心。“这是豫州今秋收的灵米,亩产六石,是旧种三倍。百姓靠它活命,官府靠它稳市。若李侯离境,无人主持农政,明年春荒,谁来放粮?”

她又取出联名书,展开一角。“这是三十六村百姓指印,他们不识字,便按手印。他们不是求官,不是求赏,只求李侯留下。陛下若不信,可派人去查,每一村名,每一指印,皆可对验。”

最后,她呈上《边防八策》摘要。“这是李侯拟定的边防整修计划,非为扩军,而是修补旧墙、设了哨、屯粮草。若北境有变,可速应。若朝廷疑虑,可派钦差监督,可收兵符核查,可限兵额、禁募新卒——只求一事:人不离境,政不断续。”

她说完,将三物整齐摆于御案前,退后半步,再次跪下。

“李氏不求权,不求爵,只求一诺:让百姓多活一日,多安一村。若陛下信不过我爹,那就信一信那些签字的百姓——他们不是反朝廷,是求一条活路。”

雍灵帝盯着那袋灵米,许久未语。

他伸手,拈起一粒,放在指尖碾了碾。米粒碎开,露出青白内芯。

“你可知曹瑾告你,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