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归路歌> 第 6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6 章(2 / 4)

要在门口堵阿翁时,得知人已经和众官员进到二堂召开集议了,她连个影都没等到。

少女似是有些气馁地鼓了鼓嘴巴,抬头望了眼即将落下的夕阳,叹了口气。

“小词姑娘,要不您先在里面坐一会,天色渐晚了,外头冷。”里头值守的官员道。

“不妨事,我去对面的书肆坐坐就好。等我阿翁忙完了,劳烦阁下转告他,我在附近等他。”

“好嘞,您放心。”

跟在阿翁身边的这许多年里,等待是最寻常不过的事。

那些关于民生、军事,甚至是官场斗争中的见闻,她总要在等待的时间里在脑中消化,若有不解,或是从书中寻求答案,或是亲自游走于城乡间。她好像是个执拗的人,遇到问题总想得到一个解释,以安自己的心。

是以,若有人想找小词姑娘,只需先到城中最大的书肆瞧一瞧,八成是能找到的。

书肆掌柜瞧见宋清词甚至无需招呼,自觉将一壶清茶和烛灯摆上靠窗的那方小几,再在旁边立一扇屏风,宋清词选好了书自会坐到那里去,多半是一坐就坐到店里人都散了,掌柜准备打烊,少女才舍得从一摞摞小山似的竹简中抬起头,有些歉意地笑笑,留下几个铜板,拂袖离去。

今日也是一样。

只是往常阿翁在衙署处理紧要公务,再晚也不会比书肆打烊的时辰晚多久,而今日宋清词从书肆出来了好一会儿,也没见衙署有什么动静。

已过亥时,这位言主簿摆得好大的谱。

外头的风雪欲有重返之势,宋清词压着眉梢的火儿,穿过衙署的大门和甬道,带着一身寒气进了正堂。

值守的几个吏员闻声执礼,“夜深露重的,姑娘是不是等急了?太守大人还在二堂呢。”

“什么进程了。”宋清词问。

与她更为熟悉的老吏员上前回话道:“今年的集议很是平和,诸位主官在里面待了几个时辰也没像往年那般激昂吵闹,连军营里那几位脾气暴的老将军也安心坐着呢。卑职中途进去送茶的时候瞧了眼,那位言主簿只叫各司主官挨个近前述职,偶尔还会夸赞几声,倒像是个难得的和善人。”

宋清词闻之拧眉,抬步提襟就要往二堂去。

老吏员跟在身后,继续道:“瞧着时辰早该结束了。今年的集议开了这么久,会不会是州府想表彰咱们郡府一番?”

宋清词愣了一下,应道:“是吗,那敢情好。”

说话间已然迈过穿堂到了二堂门前,听着内里传出的声响,她抬手,示意吏员止步,自己稳步慢踱到了一处槛窗前。

夜色正浓,槛窗隐住了她大半身形。她探头去往里面瞧,便见二堂上首坐着一位陌生男子,二十五六的模样,窄脸凤目薄唇,很有几分端方俊朗的好颜色,只是皙白的肤色加上瘦削的身形瞧着有些体弱,这应该便是他们口中的言主簿了。

男人面上温润如玉地笑着,浑身仪容秀整,手边放一青瓷盏,身旁站着的两名侍从正为其添茶、换暖炉,无微不至地照料着。

此刻他面前站着的恰是林正,林正手捧一卷竹简,垂首禀报着近两年较为重要的案件。台上的言主簿目不转睛地凝视着他,等到林正的话说完落座后,方才开口道:“辽东近些年的案情不多,看来是宋太守治下有功,百姓安居,无需劫掠便可过活啊。”

宋秋廷微阖的眸子慢慢睁开,他抖了抖大袖,回了一揖,“辽东能有今日气象,全都要仰赖州牧大人的明德,这是辽东郡府上下百余官员无人不晓的道理。”

言释行的话锋被挡了回来,笑意却更深,“徐州牧对幽州各郡的用心都是一样的,却没有几个郡能做到辽东的政绩。不瞒诸公,在下从京城跋涉多日到幽州,本是奉大将军之命前来辅佐州牧徐大人的,徐大人却说,若论如何为官,如何惠及一方百姓,当先入辽东——亲身体会一番才能知其诀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