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朝廷近来局势如何?之前听说李自成占了京城,后来又乱了套,到底是怎么回事?”
朱棣抬眼,语气平淡。
“朝廷的事,自有上面的人处置,咱哥仨只奉命来守山海关,其他的不清楚。”
吴三桂心里咯噔一下。
这三人说话滴水不漏,看着就不简单。
他放下茶杯,试探着又问。
“大人说笑了,你们是京城来的,怎么会不清楚?实不相瞒,最近关外的鞑子频频派人来,说……说只要咱打开山海关,就封咱为王,还给粮草军械。”
他盯着朱棣的脸,想从上面看出点反应,可朱棣只是淡淡瞥了他一眼。
“鞑子的话也能信?吴总兵是大明的官,该守的本分,不用咱提醒吧?”
朱高炽适时开口,语气缓和。
“吴总兵,朝廷已经在调运粮草了,过几天就到,你安心守关便是。”
吴三桂心里更急。
粮草?
他等了半个月,连一粒米都没见着,这三人分明是在敷衍。鞑子给的期限只剩三天了,再拖下去,两边都讨不到好。
他咬了咬牙,又往深了探。
“三位大人,不是咱不愿守,是实在守不住啊!手下的士兵三个月没发军饷,粮草也只够撑五天了。鞑子那边兵强马壮,真打起来,山海关迟早要破……”
“破了又如何?”
朱瞻基突然开口,声音冷了几分。
“身为大明总兵,战死沙场是本分,难不成还要投降鞑子?”
吴三桂被噎得脸色涨红,心里暗骂这三个家伙油盐不进。
他看了眼窗外的天色,知道不能再耗了,索性放下狠话,旁敲侧击道。
“大人有所不知,鞑子说了,只要咱开城,他们进城后不扰百姓,只杀明朝的官员。到时候……三位大人的处境,怕是不太妙啊。”
朱棣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抬眼看向他,眼神里没了之前的淡然,多了几分冷厉:“吴总兵这话,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吴三桂硬着头皮,声音压得更低。
“咱是想劝三位大人,识时务者为俊杰。鞑子势大,明朝气数已尽,跟着他们,总比丢了性命强。咱已经跟鞑子谈好了,只要开城,咱们……”
“够了!”
没等吴三桂把话说完,朱棣猛地一拍桌子,身形如箭般窜了出去。腰间的刀“唰”地出鞘,寒光一闪,直接劈向吴三桂的脖颈。
吴三桂根本没反应过来,只觉得脖子一凉,眼前的景象瞬间天旋地转。
下一秒,他的脑袋“咚”地掉在地上,鲜血喷溅得满厅都是。
朱高炽和朱瞻基站在原地,脸上没丝毫惊讶,仿佛只是看了件微不足道的事。
他们这次来了就是为了这吴三桂!
朱棣收刀入鞘,擦了擦溅在脸上的血,眼神冷得像冰。
“通敌叛国的东西,也配跟咱谈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