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的脑袋滚在青砖地上,他却像踩碎了块烂泥般毫不在意。
伸手抹掉脸上溅到的血点,朱棣对着门外大喝。
“传咱的令!吴三桂通敌叛国,已被就地正法!
其部将敢有不服者,同罪论处!”
门外的亲兵齐声应和,声音传遍总兵府。
片刻后,几个试图反抗的吴三桂心腹就被按了上来,朱棣没给他们辩解的机会,直接下令。
“拉出去砍了,首级挂在城门上示众!”
朱高炽走到朱棣身边,看着地上的血迹,眉头微蹙。
“爹,这样会不会太急了?
吴三桂的旧部还有不少,万一激起兵变……”
“急个屁!”朱棣打断他,语气冷硬。
“这群人早就跟吴三桂一条心,留着也是后患。咱杀一儆百,才能镇住场子!”
他转头看向朱瞻基。
“瞻基,你去清点吴三桂的库存,粮草、军械都登记清楚,缺什么立刻报给咱。”
朱瞻基应声。
“孙儿明白!”
说罢转身就走,脚步轻快却带着股杀伐果断的劲儿。
朱棣又看向朱高炽。
“高炽,你负责安抚城内百姓和士兵,告诉他们,朝廷的粮草三天内就到,只要好好守关,战后论功行赏!”
朱高炽点头。
“放心爹,交给咱。”
接下来的三天,山海关彻底动了起来。
朱棣亲自坐镇城头,指挥士兵加固城墙,在城门口设置鹿砦、拒马,城墙上摆满了大将军炮、碗口炮,还有大量的三眼铳和一窝蜂火箭。
朱高炽则带着人挨家挨户安抚,不仅给士兵们发了部分粮饷,还组织百姓帮忙运送军械,整个山海关军民一心,士气高涨。
第四天清晨,探马急匆匆来报。
“启禀大人!鞑子大军到了,约莫有十万之众,离山海关只有五十里了!”
朱棣站在城头,望着远方扬起的尘土,眼神锐利如鹰。
“知道了!传令下去,全军戒备,准备迎战!”
没过多久,鞑子大军就抵达了山海关下。
阿济格和多尔衮骑着马走在最前面,看着城墙上严阵以待的明军,阿济格嗤笑一声。
“没想到吴三桂那废物死得这么快,不过也好,省得咱动手。”
他举起马鞭指着城墙。
“弟兄们,攻破山海关,里面的金银珠宝、美女佳肴随便抢!冲啊!”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鞑子士兵们嗷嗷叫着冲了上来,推着云梯、撞车,密密麻麻的像蚂蚁一样。
朱棣冷笑一声,下令:“放箭!”
城墙上的明军立刻放箭,箭矢如雨点般落下,鞑子士兵纷纷中箭倒地,但后面的人依旧源源不断地冲上来。
很快,第一架云梯就靠在了城墙上,一个鞑子兵刚爬上来,就被明军一刀砍翻,摔了下去。
“用火油!”朱棣又下令。
士兵们立刻将准备好的火油泼下去,再扔出火把,瞬间,城墙下燃起熊熊大火,鞑子的惨叫声此起彼伏。
但鞑子人数太多,火墙很快就被他们用沙土扑灭,撞车也撞到了城门上,“咚咚”的声音震得城墙都在颤。
“开炮!”朱棣一声令下,城墙上的大将军炮同时开火。
“轰!轰!轰!”巨大的轰鸣声响起,鞑子人群中炸开一个个缺口,死伤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