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2(1 / 3)

与岭南的闷热潮湿不同,京州的夏日是酷暑。

街道上热浪滚滚,将两侧的银杏树榨出最后一点水分,一下车便进了日头底下,骄阳仿佛不把人晒干便不罢休。

实在不是个宜居的地方,这是攸宁对京州的第一印象。

她只在电视机上见过这样的建筑,小腿儿般高的门槛险些将人绊倒。

司机将人和行李撂下便离开了,一个自称冯婶的女人从侧门探出脑袋,唤了一声丫头叫她进去。

“昨天老太太刚出院,今天来探望的客人忒多,小心冲撞了您。”

攸宁点了点头,拎着行李跟了上去,亦步亦趋在冯婶身后。

陌生环境带来的不安感使她想要搭话,但对方没有此意,只将后背留给了她,像是比她还要谨慎数倍。

从外面看不显山不露水的院子,进入后是另一番天地,每一砖每一瓦都沿中轴对称,屋檐四角高翘,池塘里几支荷花开得正好。

一路偶有光鲜靓丽的男女经过,冯婶同人闲侃两句时才会露出笑脸:“杨夫人怎么不多坐会儿,我这连下午茶都准备好了。”

攸宁无意间和那些人对视,察觉投过来的大都是好奇的眼神:“冯婶,这丫头是打哪儿找来的,我瞧着模样怎么有些熟悉?”

下一秒她便被冯婶挡在了身后:“可不是嘛,这是攸婶家的小女儿,眼熟也正常。”

“那老太太可真厚道,老仆人走了还把女儿接过来照应,简直是菩萨心肠。”

如是云云。

……

虽然周家不如往前风光,但仗着青云直上的亲家,仍有不少旧人以探病为由头来混个熟络。

因此当攸宁抵达南房外时,里面的人谈笑正欢。

她并未有心去偷听,实在是屋里声音太过响亮,几家的夫人小姐坐在一起扯闲天儿,和村口的老妇并无两样。

“你家老三的婚事定不下来,得耽误京州多少姑娘啊。”

“不说旁人就说我那妹妹,自打年上见了人家一面,天天让我来打听,耳朵都快磨出茧了。”

“他年纪轻轻辈分不小,别人不好说,你这做姐姐的总能催催吧。”

女人多的地方心思自然不少,谁不想给家里摘下枝高岭之花,护得家里数十载平步青云。

况且这朵已经能和主家平分半边天了,大抵会青出于蓝胜于蓝。

胥怜月转了转手腕上的玉镯,轻声笑道:“我毕竟不是亲姐姐,哪里催的得。”

明白的人听到此便寻了托词离开了,胥家的婚事怎么会是普通人家攀得上的高枝,这定是另有打算的。

冯婶让攸宁进去的时候,里面的人已经走了个干净。

攸宁背着行李袋端正站好,略有些紧张地看着坐在主位上的女人,勉强藏住那一点局促:“妗,妗子好。”

她在岭南的崇山峻岭长大,平日讲的是当地方言,普通话实在算不上标准。

胥怜月年纪不到四十,身着件素净旗袍,头发低绾:“你就是攸宁吧,都出落的这么漂亮了,快过来让我瞧瞧。”

偏黑黄的肤色、干巴巴的身子、假小子般的短发,攸宁听过最多的称赞是能干,漂亮倒是第一次。

明明攸宁从未见过讲话如此温言细语的人,却莫名地感受到了一种疏离:“你母亲走的时候你才豆丁那么点儿大,没想到一眨眼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年是周家亏待了你,不过不管怎么样,回来了就好,日后就跟在家一样,有什么需要跟妗子说。”

到底是年纪太小,看不出和善下的寒暄作态,直至行李袋将胳膊勒出条红痕,也不敢伸手去挠。

更何况主动攀谈去问,明明在十六年前就将人抛弃,为什么又要突然认回。

攸宁不敢细想,毕竟她现在急需的是一个能遮风挡雨的屋檐。

而这里比想象中的好太多太多。

墙角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