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万港元:第一阶段(2009年7月-9月),投入800万港元,测试800c、850c、900c、950c四个温度区间(每个区间做20次实验),通过红外测温仪(精度±1c)实时监控温度,确定最佳扩散温度(目标是将温度波动控制在±3c内);第二阶段(2009年10月-12月),投入600万港元,对比3种涂层材料(进口 dysprosiu oxide、国产 dysprosiu oxide 提纯版、terbiu oxide 混合材料)的扩散效果和成本,目标是找到性价比最高的材料(成本比纯进口低40以上);第三阶段(2010年1月-3月),投入1000万港元,完成工艺优化并进行中试(中试产量100吨),确保永磁体的最大磁能积(bh)ax≥45goe,矫顽力hcj≥15koe,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发团队由研究院的8名专家(含张院长和3名资深研究员)和飞天的12名工程师组成,每周召开1次视频会议(使用skype软件,符合2009年沟通方式),每月提交1份研发进展报告,确保按时完成目标。”
刘伟这时翻到《技术合作协议》的“知识产权”
“协议里提到研究院以15项核心技术入股,持有30股权,这些技术的专利状态如何?后续研发的新技术,知识产权归属怎么划分?这关系到双方的长期利益,必须明确。”
周明让刘敏调出《专利清单及归属协议》:
“研究院已经将15项核心技术(包括‘低温萃取工艺’‘精密提纯装置’‘晶界扩散处理方法’等)申请了龙国发明专利,目前已有12项获得授权(专利号可查),3项进入实质审查阶段,这些专利将无偿授权给飞天稀有矿产科技有限公司使用,授权期限与合作期限一致(10年),到期后可优先续约。后续联合研发的新技术,知识产权归双方共有,飞天享有独家使用权,研究院享有署名权和成果推广权,若技术转化为产品产生收益,研究院可获得10的收益分成(按年度结算)。”
“我们还与龙国科技部的‘稀有矿产材料重点实验室’沟通好了,后续联合研发项目可优先申请国家研发补贴,2010年计划申报‘龙国稀有矿产高端材料产业化项目’,若获批可获得5000万港元补贴,这笔补贴将用于扩大研发团队(计划新增20名研发人员)和升级实验设备(采购1台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单价1200万港元,用于材料微观结构分析)。”
环保工程师陈丽这时展示《环保方案落实计划》:
“为确保项目符合渤海新区环保要求,我们制定了详细的环保措施:第一,废水处理——建设1座日处理能力500吨的废水处理站,采用‘调节池+中和反应池+沉淀池+活性炭吸附+反渗透’工艺,处理后的废水70循环用于车间清洗和绿化灌溉,30达标排放(接入市政污水管网),配套建设1000立方米的应急事故池,防止废水泄漏;第二,废气处理——在提炼炉和烘干设备顶部安装集气罩(集气效率≥95),废气经‘旋风除尘+布袋除尘+活性炭吸附’处理后,通过30米高的排气筒排放(排气筒出口直径12米),配套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测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浓度),数据实时上传至渤海新区环保局;第三,固废处理——产生的废渣(主要是浸出渣)交由有资质的危废处理公司(龙国危废处理有限公司)处置,每年处置量约200吨,处置费用200港元\/吨,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收集,由当地环卫部门每日清运,确保固废100合规处置。”
渤海新区环保局的驻场代表(受邀参会)查看方案后,当场表示:“这套环保方案符合新区要求,后续我们会每月进行1次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