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平镇码头建成已有二十多年,左丘今年三十八,十六岁就来码头扛货赚血汗钱养家,在码头上混了二十二年,可以说码头就是他第二个家。
为了给家里人更好的生活,一有机会他就往前冲,努力多年总算能在码头说得上两句话,如今不用再扛包不说,手底下还管着十来个人。
就是这事业成功了可胃里的毛病也落下了,时不时痛两下,像谁给了一拳似的。
去看大夫说是得细养,至少一日三餐要准时用还得吃热乎的,像他年轻时经常饥一顿饱一顿绝对不行。
可码头上什么时候来船左丘哪里能做主,只要有货来他就得立即放下饭碗过去,不积极不行啊,别看他屁股底下的位置不大,可也有不少人盯着呢。
不过活虽重要,但命也得惜,左丘清楚命没了就什么都没了,因此往常一到饭点他都是让家里婆娘给自己送热汤热饭,不仅能省几文饭钱还能吃到个热乎的。
然而最近家里婆娘不小心给脚扭伤了,没法来给他送饭。
没办法,左丘只能将就吃干硬的冷饼子,结果没吃两顿,胃里又开始不舒服,可若让他去花几文钱买劳什子羊肉汤鸡汤面两顿下来他心又开始疼了。
他一个月工钱也就一两银子不到,结果一顿饭就要干掉小十文,十天半个月下来都能扯些布给家里孩子做两身新衣了。
左丘成婚晚,二十八岁才娶妻,三十岁才有第一个孩子,旁人做爷的年纪,他还在做爹。
最后看来看去还是花了一文钱买几碗热茶泡着吃,勉强凑合凑合吧。
就是这茶泡饼吃多了也挺没意思的。
嘴巴没留下啥味啊。
这日左丘照常下工,捏着手里的冷饼打算往常去的茶摊买碗热茶。
从码头往茶摊的路,左丘走了多日,早已熟记于心。
下了码头打头是一对中年夫妻卖的肉包,说是肉包,其实就是一点肉塞了大量的白菜,还舍不得放油盐,且一个包子也就女人掌心大小,就这样居然还敢卖三文钱一个。
过了包子铺是一家烧饼摊,是老婆子带家里的儿子媳妇出来卖,老婆子贴饼,儿子叫卖,儿媳妇收钱。
烧饼味道不错,料也给得足,就是卖得有些贵,纯肉的十文、三荤七素的五文,纯素五文两个,附近铺子里的掌柜伙计以及码头上有些地位的小工头们很喜欢光顾。
左丘以前偶尔会买个肉的带回去一家人打打牙祭。
离得远些的还有一家鸡汤面,打着用整鸡熬的鸡汤保证鲜,可左丘去尝过里头顶多放了两副鸡架。
虽说只五文钱一碗,可味道一般,普通小工舍不得,有点闲钱的又看不上,所以一直生意都一般,尤其是和边上的烧饼摊做对比。
左丘记得前些天两家人还吵过架,鸡汤面摊说烧饼摊烟熏火燎影响到他家面的味道,导致他们的食摊才没客人光顾。
两家人吵了一架还惊动了衙役,最后经过一番调节,以鸡汤面摊往后挪了位置结束。
如今两家摊子中间空出至少三个摊位的位置。
左丘要去的茶摊就要从这经过,然而往常一通无阻的路今儿却有了阻拦。
定睛一看,原是新来了一家吃食摊子,木质板车上驾着两个高高的大木桶很是显眼。
走近一看,没瞧见有锅开火,倒是先闻见一股霸道的香味,冲的人口水直冒。
还没等他张嘴询问,就听桶后突然站起个年轻女人,豁!差点吓他一跳!
就见那女人一手拿着大木勺,掀开桶盖,然后桶盖当锣敲似的喊:“姚记金汤!好吃的金汤菜!有汤有菜还热乎的金汤菜,一口下去酸辣开胃,一碗不够还能免费续汤!”
“金汤菜好吃的金汤菜!有荤有素,荤油底三文一碗!素油底只要两文!泡饼泡面泡饭……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吃法!”
年轻女人一